
--------------------------------------
据发改委网站消息,3月16日,发改委发布了《商品房销售明码标价规定》(发改价检[2011]548号),随即印发了《关于贯彻实施〈商品房销售明码标价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价检[2011]658号)。《商品房销售明码标价规定》从5月1日起已经施行,为了确保该项《规定》得到切实贯彻执行,各地要立即组织开展专项检查。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进行提醒告诫
各级价格主管部门要组织本辖区内所有房地产开发企业,集中学习解读《价格法》、《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和《商品房销售明码标价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事先提醒告诫,防范销售商品房不明码标价、不按规定明码标价和价格欺诈等违法行为发生。
二、加强工作指导
各级价格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指导,包括销售商品房明码标价应当标示的内容,申报价格和“一套一标”的办法,采用标价牌、价目表、价格手册或者电子信息屏、多媒体终端、电脑查询标示的注意事项等。深入细致地引领、帮助房地产开发企业做好商品房销售明码标价各项工作,让消费者看得明白买得放心。
三、逐一进行检查
各级价格主管部门近期要集中人力和时间,迅速组织开展商品房销售明码标价执行情况专项检查,对本地所有房地产开发企业正在销售的商品房,实行拉网式排查,确保每个新开发的居民住宅小区、每个正对外公开发售的楼盘、每套出售的新建商品房都检查到位,无一遗漏,不留空白。
四、明确检查重点
各级价格主管部门组织开展商品房销售明码标价执行情况专项检查,要重点查处房地产开发企业下列行为:
(一)销售商品房不明码标价;
(二)未在交易场所醒目位置明码标价;
(三)未按规定实行“一套一标”;
(四)未一次性公开全部预售房源;
(五)标示信息不全,没有按照规定内容明码标价、公示相关收费;
(六)在标价和公示的收费之外加价、另行收取未予以标明的费用;
(七)违反公平、公开、自愿选择原则,单独或者串通其他部门、中介机构强制或变相强制收费;
(八)虚假折扣、虚假优惠,或者利用虚假信息、模糊语言、容易使人误解的标价方式进行价格欺诈;
(九)其他违反明码标价规定销售商品房的行为。
五、工作方式方法
各级价格主管部门开展商品房销售明码标价执行情况专项检查,可以采取直接检查、下查一级、交叉检查,依靠群众举报提供线索、从售楼广告寻找线索和主动检查发现线索相结合,明查与暗访相结合,集中统一行动与分散编组检查相结合,约请新闻媒体全程跟踪报道等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确保专项检查取得实效。
六、依法严厉处罚
各级价格主管部门开展商品房销售明码标价执行情况专项检查,对违反相关规定的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并依法严惩和公开曝光。房地产开发企业违反明码标价规定未实行“一套一标”,按《价格法》和《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每套处5000元罚款。构成价格欺诈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要责令停业整顿,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通过严厉惩处,切实保障《商品房销售明码标价规定》贯彻执行。
各地贯彻《商品房销售明码标价规定》取得的经验和发现的问题,请及时报告我委(价检司)。
发展改革委:商品房未实行“一套一标”每套罚款5000元
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12日公布的通知,房地产开发企业违反明码标价规定未实行“一套一标”,每套处5000元罚款。构成价格欺诈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详细]
相关新闻:

资料图片: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市民在一商品房楼盘选购房子。新华社发(张春雷 摄)
“一房一价”能否平抑价格涨势 扭转供求关系是根本
实施“一房一价”对楼市影响究竟多大?如何确保“一房一价”真正落实?多位业内人士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实行“一房一价”能使消费者在购房过程中获得更充分的信息,提高透明度,减少被蒙骗的机率,利于房地产市场的规范化运营,遏制开发商的“坐地起价”行为。但在控制房价方面意义不大,甚至有人对其可操作性产生质疑。
“高房价的幕后推手其实并非开发商,而是失衡的市场供需在推动。”业内人士认为,要真正控制房价上涨,最根本的还是要扭转市场的供求关系。
网民心声:执行“一房一价”不可走样
网民“fdcdk”说,由于该政策只要求开发商上报价格,但对商品房最高价没有限定。所以开发商完全可以先高价上报,后面进行降价促销。这在一定程度上又推高了房价,让老百姓雾里看花。
人民网署名“武少民”的评论文章说,“一房一价”是一项阳光新政,值得鼓励与肯定。同时,我们必须看到,此举不过是稳定和调控房价的诸多举措之一,并不能“包治百病”,也不可能令房价应声而落。地方政府要继续不折不扣地落实好保障房建设,同时要进一步完善措施,通过信贷、限购令等措施,挤压炒房者的炒作空间,让房价向理性回归。
网民“向下看”说,房地产市场在一波接一波调控政策的“轰炸”下已稍稍收敛了往日的疯狂,这有赖于市场对出台政策的有效实施以及职能部门的有效监管。要管住房价,重中之重是切实解决好地方财政对土地收入的强大依赖,动辄上亿元的土地出让金,是导致房价节节攀高的有力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