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下午4时,参与煤矿救生舱生存实验的8名志愿者安全出舱,标志着由营口高新区辽宁卓异装备制造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煤矿救生舱经过120小时的真人综合防护实验取得圆满成功。

据专家介绍,救生舱采用了综合性的创新技术,这次真人实验的成功,标志着35项国家专利得到确认。
辽宁卓异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是营口高新区(辽宁渤海科技城)重点引进的高科技企业,以“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矿井重大灾害应急救援关键技术研究”等为主题背景,联合中科院、哈工大等院所,共同致力于煤矿行业相关的先进装备制造及自动化控制与检测系统的设计、开发、生产、销售,公司具备年生产1000台(套)井下救生舱、避难硐室及生命保障系统配套产品的能力。
2010年4月,在前期长时间对井下救生舱研发积累的基础上,与龙煤机械集团签署了技术合作协议,5月开始进行第一代宽舱的样机制造,12月,拥有专用高强钢、纳米吸附等多种先进技术的新一代样舱诞生于营口高新区。该救生舱是该公司自主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产品,包含多种创新技术,有35项国家专利,其中10项具有国际先进技术水平。
4月23日下午4时,由8名志愿者参加的救生舱真人综合防护实验,在国家安监总局下属的安标国家中心全程监督下开始,经过120小时的实验,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国家安全标准,并创采用航天无电控制技术真人实验120小时的国内实验纪录。实验的成功,标志着35项国家专利得到确认。
来源:辽宁日报 (记者 徐鑫) 编辑:许银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