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将采用特殊透明材质上面能走公交车
将采用特殊材料,既保证交通,又能实现方便市民参观的功能,力争一周内拿出部分改造方案
鼓楼遗址的保护方案敲定了--将开通地下空间,让市民得以进入观看,并用特殊材料罩在遗址上,让走在路上的市民也能“从上往下看”。
沈阳市正在布置相关人员进行论证,力争一周内拿出管线方面的施工方案。
昨日,受沈阳市政府委派,沈阳市文物局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对清盛京城鼓楼遗址保护工作如何进行,作出具体说明。
清盛京城鼓楼遗址,是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配合中街地区人防工程的考古工作中发现的,并对其进行了抢救性考古挖掘。在对遗址进行清理过程中,沈阳市文物局组织省文物保护专家组成员,在第一时间对遗址发掘现场进行论证。与此同时,沈阳市文物局及时将遗址情况及专家论证结果上报市政府。
沈阳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市长陈海波责成市委常委、副市长邢凯赶赴现场,召开现场办公会,要求必须对清盛京城鼓楼遗址进行保护展示,并对保护展示工作做出如下决定:
完全按照文物部门和文物保护专家的意见,对清盛京城鼓楼遗址进行原址保护展示,保证遗址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突出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切实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原则,工程施工要让位于清盛京城鼓楼遗址保护工作。
展示工程要开通必要的地下通道空间,确保能够让市民到地下从四周观看遗址;同时在保障遗址上部在不影响交通的前提下,使用透明材料,使市民能够从上向下观看遗址。
市属各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文物部门进行清盛京城鼓楼遗址原址保护展示工程,确保遗址保护工作顺利实施,早日与广大市民见面。
沈阳市文物局方面还表示,在遗址保护过程中,将适时组织新闻媒体到现场进行跟踪报道。除了鼓楼遗址以外,接下来在其他区域,文物部门仍将配合人防工程,对重点区域先期勘探、对文化层薄弱地区现场介入。
遗址看上去坏了?
有可能做必要的本体修复
沈阳市文物局相关人员介绍,由于经年累月,目前,遗址已经受到了一些损坏,从此前现场观看和考古部门提供的图片来看,基础、底座等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坏。未来,在进行展示前,可能会考虑对其本体进行修复。这也是出于更方便市民观赏的角度考虑。
需要将遗址“下沉”吗?
留在原地保
据介绍,原址保护的含义就是“不动”,不挪动,既不会把其抬高,也不会使其下沉。就是目前发掘出来的位置。
遗址怕潮怕冷吗?
将对遗址采取保温措施
据介绍,在发掘过程中,发现地下水渗出等问题很严重,这也就意味着,未来肯定要考虑到防水防潮。避免时间久了,遗址石材被软化。同时,由于沈阳冬季寒冷,还要考虑到“防冻”的问题,在设计中,要对遗址进行保温。温度如何保障等,都需要考虑。
附近文化断层展示吗?
发现清晰文化断层就展示
根据清理情况,如果旁边有比较清晰的文化断层,比如汉、辽金、元明清等,可以做一个文化断层的展示,这些都可以考虑进去。另据透露,在通天街也将有新尝试,宗旨是将开发和保护结合。
专家说法
透明材料想法好 建议能展示“沈阳年轮”
昨日,记者就鼓楼遗址保护展示采访了一些专家。
沈阳故宫博物院副院长、考古专家李声能笑着说,“这当然更好了,当初我设想的是在下面开辟空间,供市民参观,这样可以保证交通不受影响。现在沈阳市政府考虑到了两方面,不但能在下面看,还能兼顾‘从上往下看’,这体现了对文物保护的高度重视,也更便于市民参观。”
李声能还建议,如果可以把附近的文化层也做以展示就更好了,再现历史发展脉络,把沈阳历史年轮展现出来。
沈阳故宫博物院研究室主任佟悦说,原汁原味的展示是最好的,意义大于恢复重建,但需要考虑的是车流、人流大,透明材料容易脏以及磨损,怎么维护需要考虑进去;而且还要有灯光照明配合。记者 姜虹 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