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日引来网友热议 地球是否进入了振动模式?

来源:现代快报
2013-04-23 15:04:43
分享

印尼地震让地球变圆?

有消息称,由于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扁球体,2004年印尼大地震,造成的灾难性陆地位移导致赤道鼓起的程度有所减轻,使得地球变得更圆。是不是地震真的使得地球变圆了?赵兵表示这不好说。但是巨大地震,确实会给地球留下后遗症。比如说: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使得日本当地的陆地有所下沉。这次芦山地震如何?专家说,还要进一步科学勘察后才能知晓。

是太阳惹的祸吗?

那么最近地震这么多,是否和太阳活动有某种关系呢?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的专家说,目前还没有找到证据。而美国地质勘探局专家也认为两者没有直接联系。科学家将太阳活动如黑子、太阳风和磁暴的历史数据与同期发生的地震历史数据进行比较,他们发现太阳活动和地震频发或大地震数量增加之间没有显著联系。太阳活动会影响地球气候和磁场,但与地质活动关系并不明显。专家说,造成地震的原因很多,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地球的板块运动。

专家答疑

汶川的余震?

结论各不相同

芦山地震是不是汶川地震的余震?目前这个问题还有争议,记者采访的国际专家大多倾向于认为这是余震。而中国地震局一些专家曾表示,芦山地震与汶川地震是独立的两次地震,芦山地震不属于汶川地震的余震。

美国地质勘探局地球物理学家陈胜早对此表示,上述两种观点没有绝对的对错。

地震活跃期?

接近随机分布

多次发生的大地震是否表明地球进入了地震活跃期?专家学者大多对“地震活跃期”的说法持谨慎态度。美国航天局地球物理学家汤姆·帕森斯推荐了一篇发表在《美国地震学会通报》上的论文,最后的结论是大地震发生的时间点接近于随机分布。这篇文章颇能代表科学界的主流意见。

预报可能性?

难预报但可尝试预测

现在科学界承认在地震预报上的能力有限。那地震预测又是怎么回事呢?这里存在用词的细微差别,预测某地在某段较长时间内发生地震的可能性还是可以尝试的。“生活在地震多发带的人们应做好防范准备。”

如何应对

预警系统值得推广江苏也有此规划

“4·20芦山地震”,成都成功预警地震,为市民提供了28秒的避险时间。江苏省地震局副局长张振亚说,地震预警系统,主要是打地震波和电波的时间差。地震预警系统,是地震发生时,第一时间通过电视、电台公布出去,为大家的逃生赢得非常可贵的时间。电视、电台的发布,主要是靠电波,速度30万公里/秒。“这样可以为大家赢得一些时间。”据介绍,江苏地震预警系统还在规划中,目前还没有实施。江苏的地震预警系统规划纳入了国家关于地震预警系统当中,目前还在发改委审批中。

南医大教授建议

家庭要备应急袋

如何能在灾难时为自己多争取一点活的希望,南京医科大学教授王一镗提出,“三分救助,七分自救”,并建议居住在灾害频发地带的家庭配备“备灾应急物品袋”。日本的家庭有“备灾应急物品袋”,其中有饮用水、压缩食品、常用药品、常用器械等。这个做法值得学习。

地震·相关

芦山地震还在余震不断,昨天17时11分,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交界又发生5.3级地震。昨天是第44个世界地球日,许多网友热议“地球还安全吗?”

“今年1~4月份,全球已经发生了12次7级以上地震,明显高于平均数。”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研究员孙士鋐说,应该给予高度关注。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分享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