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
南京目前规划8个国际研发园
学生:计算机系的魏同学和几个朋友组成了一个创业团队,他们希望了解政府及企业对在校学生有哪些创业政策。
南京市人社局局长朱志宏:南京市政府每年都对大学生创业给予扶持,主要包括对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技能提供免费培训,在创业初期提供平台、小额贷款支持及税收政策上的优惠,在创业过程中政府和相关产业部门都会提供综合性服务。
南大化学化工学院的一位教授:南京大学刚刚引进了诺贝尔奖获得者阿龙·切哈诺沃。那么,该如何把这样的特殊人才队伍嫁接到南京市的人才计划和发展政策中呢?
杨卫泽:这就涉及一直提到的“双创计划”——创新在学校,创业在园区。大学的创新成果不一定完全离开大学,可以委托或转移给企业,实现成果转化,成为经济发展的源泉与动力。
学生:“八项计划”中的引进世界500强和中国500强企业计划,不仅能够吸引南京及周边人才来到南京创业工作,而且能带动南京整体的创新环境,那么,这一计划该如何具体实施呢?
杨卫泽:这一计划的重点就在于留住南京的人才。南京虽然高校云集、大学生众多,但每年人才流失的现状也不容忽视,这也是引进这些有影响力的企业来宁的原因之一。南京目前规划了8个国际研发园,作为引进企业的研发园区。不过,其他具体的引进措施目前还在制定修改之中,相信不久的将来就能付诸实现。
花絮
学生眼中的“团长” 很潮很给力
作为宣讲团的“团长”,杨卫泽第一个发言。“我在南大商学院学了两年,如果说在不同的工作岗位取得一点成绩的话,离不开南大两年的教育培养,我先以个人名义感谢学校的培养教育。”立马拉近了和学生的距离。
“走进南大,扑面而来的就是我们80后、90后年轻人的蓬勃朝气!如果套用一句大家熟悉的网络流行语,就是‘很潮很给力’!”杨卫泽的一句话让不少学生笑了。后排的一个女生说道:“书记,您也很潮很给力啊!”
杨卫泽在多个场合都使用了一句地道的南京话:“多大事啊!”他认为,这句话运用在创新创业事业中最合适不过,“无论什么困难,用‘多大事啊’一句话带过,拾起勇气,勇往直前,这便是南京人的豁达精神与源源不断的前进动力。”
“南大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南京人永远的骄傲,都是南京城永恒的文化标志!”结束时,杨卫泽又说了第三个“永”:“南大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南京发展的永久动力!”场内顿时一片掌声。
来源:现代快报 编辑:张少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