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华东地区>江苏>江苏新闻
南京责成173家污染企业停产续:执行情况不乐观
2011-07-05 12:25:22      来源:扬子晚报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南京市政府责成173家“三高两低”(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低效益、低产出)企业停产整治,掀起了一轮强力治污的风暴。这些被责令停产的企业现状如何?到底有没有按照规定停产整顿,还是在偷偷摸摸继续生产?昨日,本报记者进行了探访。

梅山化工总厂

■责令停产原因:“综合环境问题突出”

■记者探访:生产照旧,禁止人员进入

昨天下午5点多,记者来到雨花台区油坊桥贾东村,找到了梅山化工总厂,这家以“综合环境问题突出”的原因被列为停产的工厂,厂门入口略显陈旧,有两名保安严阵以待,要求记者必须报出化工厂里的具体人名,才肯联系,否则,根本不予理会。

记者在工厂旁边一原化工总厂的职工楼里,找到了一位曾在里面工作过十多年的老职工,他告诉记者,目前梅山化工厂主要生产两种产品,一种是甲醛,也称福尔马林,有一定的刺激性。另一种是焦亚硫酸钠,即在密封罐里燃烧硫磺,置取二氧化硫,然后与纯缄反应生成,为白色或黄色结晶粉末或小结晶,有较为强烈的二氧化硫气味,但其排放的为弱硫酸,还可以再利用,应该说其排放也是达标的。

但为什么这样的工厂还要被责令停产呢?这名老职工指出了其中的原因,关键是梅山化工总厂还招纳了另外几个化工厂。“就是这些老鼠屎坏了一锅粥。”这位老职工向记者透露,位于梅山化工总厂里的一家化工企业,从外地‘招’过来的,将加工后的废弃物拉到邻省某地填埋,结果被当地的环保部门跟踪找上门来。

记者顺着这位老职工的指点,从化工厂的门牌上看到,有一家名称中含有“硅烷”的化工有限公司,也被周围人一直诟病,也有员工证实该化工厂仍在生产之中。这名员工告诉记者,硅烷是一种无色、与空气反应并会引起窒息的气体。该气体通常与空气接触会引起燃烧并放出很浓的白色无定型二氧化硅烟雾。它对健康的首要危害是它自燃的火焰会引起严重的热灼伤,如果严重甚至会致命。

昨晚7点多,记者从同行的微博上获悉,就在记者到梅山化工总厂采访之前,江苏电视台已有两名记者到这里采访,结果在采访过程中发生冲突。记者就此询问了雨花台警方,警方证实确有记者在这家化工公司采访时与工厂员工发生冲突,警方目前正在调查了解情况。

■可能的结局:“已有明确的消息,说这个地方即将关停,化工厂全部迁往附近的另一个专门的化工园,且已有规划。”一名化工厂的工人告诉记者。到那时,周围的居民就可以不再每天都必须闻到刺鼻的化工产品的味道。

南京锦湖轮胎有限公司

■责令停产原因:“化工气味污染扰民”

■记者探访:昨天凌晨还放了2小时黑烟

作为一家比较知名的企业,南京锦湖轮胎有限公司在今年的“3·15”晚会上可谓风头出尽,然而,他位于南京和燕路上的加工厂,此次也被南京环保部门冠以“化工气味污染扰民”而责令停产。同样,这家涉及数千人的企业,在昨天下午4点多,记者赶到门前时,依然未见停产的迹象。因为实行刷卡出入,记者也被门卫挡在门外,禁止进入工厂。

在锦湖轮胎工厂的门口,一辆辆有着企业标志的厂车有序停放着,不断有员工刷卡进进出出,显示这个工厂仍在加工生产之中。“根本就没有停产,凌晨2点到4点间,它那高大的烟囱还冒了2小时的黑烟。”在距离工厂最近的小区城市绿洲花园门口,60多岁的居民王先生指着门前百余米外的烟囱无奈地说,在烟囱旁边,上午还放了2个多小时的白气,他们都被吵死了。

“早晨起来,停在小区的车身上,是薄薄一层黑灰,手一抹,全黑了。”住在小区里的李小姐苦恼地对记者说,他们曾多次向各个部门反映过,环保局也来过人,但一直没有解决。小区一位居民告诉记者,锦湖轮胎厂为了排废气,经常选择在晚上偷排,而且时间基本定为凌晨2点至4点。“我们曾经用摄影机拍下了他们凌晨排放黑烟的画面,也交给了主管部门,就是等着他们前来处理。”小区一位姓刘的年轻居民说。

■可能的结局:“不过,现在终于迎来了转机,一是有消息说轮胎厂要停产,有一条新修的大马路正好经过锦湖轮胎厂厂址,他们必须搬迁让路。”小区居民们说,虽说时间还未敲定,但为时不远了。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
>> 详细

各地新闻
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伟大觉醒,显示了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愿望、勇敢开辟建设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决心。>> 详细
点击排行
  我国多地进行区划调整 公职人员安置成最大压力
2011年中盘点:六大关键词勾勒外媒眼中的中国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