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终于找到被执行人了,他现在××小区,你们能快点过来吗?”“请设法继续跟踪,我们马上过去。”从今天起,南京两级法院的执行法官将经常听到这样的对话。
昨天下午,南京中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在全市两级法院建立执行工作快速反应指挥中心,即“执行110”指挥中心,市法院和13家区县法院分别向社会开通24小时值班电话,申请执行人及其他知情人发现老赖行踪或财产线索,可立即打电话举报,法院执行警力将第一时间到达执行现场开展执行。对执行工作不满,也可打电话投诉。南京中院承诺,值班电话全天候畅通,原则上接警必出,城区紧急情况1小时赶到,60公里内2小时赶到。
满足申请人诉求,破解执行难
“多年来的实践证明,解决‘执行难’需要整合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合力攻坚,更需要立足内部挖潜,以有效的措施调动法官执行积极性。因此,我们参照公安系统110的成功经验,成立快速反应指挥中心,开通24小时值班电话征集执行线索。目的有两个:一是满足申请执行人的诉求,二是给法官加压,整肃我们的执行作风。”南京中院执行局局长龚胜南在发布会上表示。
两部电话一个邮箱
分轻重缓急选用
13个区县法院均设有执行指挥中心,由执行局局长担任指挥中心负责人,负责本辖区范围内的执行快速反应工作。市法院执行指挥中心统一领导协调。从现在开始,在每一个执行案件开始执行时,除告知执行案件承办人联系电话外,还书面告知申请执行人两级执行指挥中心的联系方式。两级法院指挥中心均设立了两部电话和一个电子邮箱。一部为固定电话,由值班员在工作时间接听;一部为移动电话,由执行局值班领导全天候接听;每个法院电子邮箱有专人接收信件。固定电话的记录、电子邮件均报局领导审查,安排专人处理,及时给予答复。
为了提高效率和节约成本,建议当事人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选用不同的联系渠道。通常情况下,如果案件承办人联系渠道畅通,应直接与承办人联系;一般性的执行问题,建议在上班时间向固定电话反映,便于详细记录;若情况紧急,比如下落不明的被执行人忽然出现了,可直接向持有移动电话的值班领导反映。
受条件限制,“执行110”不可能像警务110那样反应迅速随叫随到,当事人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在合适的时间拨打电话。如果被执行人长期下落不明,有一天忽然出现了,如果不控制住他很可能再次失踪,就应立即拨打“执行110”,哪怕是夜晚也要打。如果是得知被执行人的银行账号、房产、土地、投资股权等,可等到上班时间再打电话,因为只有在上班时间,执行人员才能对上述财产采取查封、冻结、扣押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