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华东地区>江苏>江苏新闻
苏北地区60年罕见大旱袭来
2011-05-26 09:07:02      来源:扬子晚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苏北地区60年罕见大旱袭来

331年前,黄河夺淮,水淹明祖陵和泗州古城——此地属今日江苏盱眙;331年后的今天,江淮大旱,淮河、洪泽湖水位告急,明祖陵地宫探头露脸。

旱情在盱眙俯拾皆见!

当地明祖陵镇,小麦高不足膝;干涸的水沟里,抗旱的农民奋力踩铁锹,就是挖不动土;农民们担忧,小麦歉收之后,6月10日前后的插秧,会因为干旱而耽误。

在城里,我们可能感觉不到干旱

但干旱就在我们身边

似乎一夜之间,干旱突如其来:2009年的华北大旱如此,2010年的西南大旱如此,今天的长江中下游干旱更是如此。

说突如其来,是因为我们生活在城市里,干旱似乎只是在“局部”。哪怕出门几十里就是无法耕作的土地和无法养殖的鱼塘,但只要自来水管里能够出水,很多人对干旱是没有太多感觉的。

而在苏北,那一块块龟裂的土地,那一张张农民焦灼的脸,当身临其境时,我们的感觉是那样的揪心——他们正在承受的,是一场60年来罕见的旱情!

干旱会缓解的,令人震惊的这一幕会过去的。但是,我们不能逐渐忘却……

一座本来泡在水下的陵墓……

水下皇陵“露脸”后得注水保护问题是水灌进去又干了,只好再灌

抽水淹池,才过了4天多,地宫拱门又露出来了。昨日(25日)上午,记者探访盱眙县明祖陵陵园,地宫汉白玉横梁上,300多年前留下的朱砂历历在目。半月形的水池已见底,浅水里有成群的小鱼游动。拱门下的一汪水里,一条小鱼在翻肚挣扎。

在当地人杨军记忆中,1991年发大水,明祖陵陵园内,水超地面10多厘米。后来洪水消退,明陵地宫所在的水池,水深一度有1米多。他预料不到,20年后陵园遭旱灾,水下皇陵会露脸。如今,陵园内,不乏有听闻风声,前来看热闹的外省游客。

明陵园管委会副主任陈义友说,他们一直在注意水位变化,5月19日,第一次发现地宫的拱门和甬道浮出水面,“300多年来,这是头一回。”当天上午,管委会就向县里作了汇报。

明祖陵是朱元璋高祖父母、曾祖父母的衣冠陵,祖父母的实葬地。按当地人的话说,地下的宝贝不计其数。“尽管文物考古价值很大。上级领导慎重考虑,还是决定抽水恢复原貌。”陈义友说,这其中,既有不易开挖的因素,更有永久保存文物的用意。

5月20日晚,管理人员抽水入池。但地宫的水位在地下接通附近的湖域河域,才几天过去,皇陵又露脸了,“今天下午就抽水,要继续保持原有的文物环境。”陈义友说。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建党90周年专题
建党90周年专题>> 详细

各地新闻
伟大历程>> 详细
点击排行
  人民日报:社会管理从“心”开始
国务院部署五项措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