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有关规定,在无锡零售药店以现金购买处方药要登记,以医保卡购买则要凭医师处方。但在一些零售药店,这个规定如今变了味。昨日(10日)记者走访发现,有药店销售员充当购买者登记,有的药店只要报个药名医师就开处方,这都让当初旨在减少药物滥用的规定成了一纸空文。
药店现场目睹变相操作
记者在学前路、解放路附近几家零售药店暗访,发现购买处方药确实很容易。在学前路山禾药店,记者向店员拿了一盒头孢克肟片。销售员说:“如果是现金购买,在登记簿上签个名就行;如是刷医保卡,在结账单上签名就行。”记者问为何这么麻烦时,他说这是为了应付药监、社保部门的检查,其他如电话等信息市民不愿意填,认为填了会导致个人信息泄露。显而易见,市民只填药名和姓名,不填电话、工作单位;或者随便填个假名字,都没人过问,这让所谓的监管成了走过场。
在市民大药房,店员说要凭店内诊所医生的处方才能买处方药。记者花5角钱挂号后,向医师提出要买左氧氟沙星,他只问买0.1毫克规格的还是0.2毫克规格,然后就开出了处方。在该店医保卡刷卡处,墙上张贴着“每次刷卡不得超过200元”的提示,可记者亲眼看见一些市民在一次刷卡满200元后,掉头排个队再刷卡购药。
药店推销误导让市民闹心
近日,张先生眼睛干涩,并出现血丝,遂到东门一家药店买药。一名穿着白大褂的店员看了看,询问得知他以前没有眼病、最近连续几天加班熬夜后,就很有把握地告诉他这是用眼过度引起的,向他推荐了氯霉素眼药水,并告诉他要经常使用。张先生使用后眼部症状仍没改善,就到医院就诊,医生告诉他,氯霉素眼药水属抗生素,只能用于治疗角膜炎等细菌性疾病,对眼睛并没有保健作用,不适合长期使用,否则可能导致青光眼。
陈女士的婆婆近来老是拉肚子,就自己到学前路一家药店买了氟派酸,因为以前药店店员都向她推荐这种药,她吃了几天就好了。没想到这次吃了三天仍不见好,陈女士就带着婆婆到医院就诊,医生一听说她身体不好,经常吃氟派酸,立刻劝她不要再吃,长期吃易导致抗药性和骨质疏松症。我国早就规定药店零售处方药要凭医生处方,后为方便市民买药,又推出了登记销售制度,但这些在药店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店员的“热心推销”使市民屡屡上当。
建议以刷市民卡取代手填姓名
从医20余年的陈医生说,处方药多为抗生素类药物,不能滥用。规定处方药要凭医师处方才能购买、使用,是遏制这一现象的重要环节。另一方面,80%的医生处方产生于医院、社区卫生院,而这些处方多不会外流到零售药店,零售药店为吸引市民购药就“变相操作”,把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抛之脑后。如果要提高登记销售的真实性,完全可以通过刷市民卡,以卡号代替随手填写姓名。药店坐堂医生也要负起责任,问诊之后再开处方,不能为了卖药“讨好”顾客。
市药监局人士说,全市有千余家零售药店,他们每年都要进行检查,对违规现象给予警告直至罚款,违规严重的可能无法通过年审而被吊销执照,但对这种变相操作没法彻底管理。市社保中心人士则说,目前相关部门正在从技术手段上想办法,以更好地规范刷卡买药行为。
来源:无锡日报 编辑:张少虎 邓京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