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华东地区>江苏>江苏新闻
清明节“校园变公园” 南理工发起“护兰”行动
2011-04-06 13:04:17      来源:扬子晚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清明节“校园变公园” 南理工发起“护兰”行动

二月兰花海里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清明节“校园变公园” 南理工发起“护兰”行动

南京理工大学校园中的二月兰

清明节“校园变公园” 南理工发起“护兰”行动

校园中盛开的樱花

清明节“校园变公园” 南理工发起“护兰”行动

农历二月,紫色的小花开成点点繁星,微风拂过树梢,听水杉呢喃低语

南理工的二月兰、水杉林,南林大的樱花,南师大的中央草坪……大学校园里的景点不知从何时起成为了游人们踏青的新宠。这个清明节的小长假,南京各大高校“接待”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大量游客的涌入,尤其是一些游客不文明的举动,也给安静的大学校园带来不少烦扰。像南理工的大学生发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保护二月兰行动”,而一些高校学生还在网上发帖要求学校索性效仿武大,用门票给游人“设卡”。

南理工的"二月兰之困"

赏花的游人从三月就开始涌入校园

紫金山下紫金草,二月兰花二月开。眼下,南京理工大学的水杉林里,已是一片紫色的海洋。“周末的时候,一进入水杉林,就自动成为别人相机中的背景,躲都没处躲。”南理工学生小张向记者诉苦道。而这个让无数南理工学生欢喜自豪却也无可奈何的“风景”便是南理工的“校花”二月兰。

南理工的这片二月兰花海远近闻名,曾被网友们评为“南京春季十大美景”之一。每到农历二月,紫色小花开成点点繁星,高大的水杉护卫其左右,刚柔相济,景致宜人。如今,二月兰的名气越来越大,去参观的校外游人也越来越多。“我每年春天都要来这里好几次,有时候还介绍外校的同学过来赏花,这可是我们学校著名的‘校花’呀!”一位手拿相机的男生笑着说。三月以来,每周一至周五,来欣赏二月兰的游客就络绎不绝;周六周日,水杉林中更是人头攒动,水泄不通。老人、小孩、青年情侣都会赶在花开之际前来游玩。这里还有前来写生的艺术专业学生和背着长枪短炮的摄影师采风取景。

二月兰花圃被游人踩出了坑

在南理工校园,记者放眼望去,水杉林里的游人三五成群,或是拍照,或是漫步……花田深处,一位身穿白纱的新娘正坐在花丛中,四周摄影师化妆师围了一大圈,真是取景的好地方。但是新娘起身后,身下却是一大片被压倒的紫色小花。记者这才注意到,紫色的花海中,除了原来的石子小路外,还多出了许多横七竖八人为踩踏出来的小路。

一位在二月兰花圃边参与维持秩序的学生说:“刚开花的时候,一些游客在这里拍照,为拍摄效果,他们就走到花丛中,踩出很多坑。随着花开越来越盛,其他游玩的游客就将这些小坑踩成了大坑,将大坑踩成了小路。”这可正应了那句话:“世间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有了路。”

记者注意到,南理工的水杉林被一条校园小路分成两部分。靠南半边的树林中铺有石路,设有石桌、石凳,建有石桥,供游人参观游玩;而北边的一半则是个封闭的花园,没有任何人工开凿的痕迹。但如今,这半边的花园,也被游人踩得坑坑洼洼,数条小路几天内就被游人“开凿”了出来。

看着这大片被践踏的二月兰,很多同学都表示出了愤怒和不满。一位女生在西祠讨论版上怒喝:“姐今天也去水杉林了,也无比心痛啊……都想过去骂那个拍婚纱照的!姐想找个人一起去拉线,就在被踩的区域两棵树之间拉一下红线。姐大概看了一下,被踩的地方没有二十个,也肯定超过十个了……估计再过一阵,那些被踩的地方都得连通起来了……”

南理工计算机学院大四的温同学叹着气说道:“我在学校呆了将近四年了,二月兰给我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但是每年的花期,都有大片的花朵被踩倒,真是可惜了!”小温的舍友杜勇认为,游人“超标”是造成二月兰被破坏的根本原因。“本校的同学哪一个不爱惜,可游人一多,管理就难了。虽然树林里也竖立了一些标语,但是似乎没有什么效果。”

更多的南理工学生把这样的“踩踏事件”归结为“破窗效应”,只要有一个人踩过了,后面的人就会沿着被踩过的痕迹继续踩踏,大家会认为,反正已经被踩过了,再踩也就没有关系了。

志愿者三小时一轮班,开始“护花行动”

轰轰烈烈的“二月兰大军”让南理工校方也伤透了脑筋。而一场名为“关爱二月兰,传递文明风”的护花行动也在学校团委的倡议下悄然开始。

按照这个倡议,南理工的14个学院根据学校志愿者协会的安排,在周末尤其是清明节假期来维护二月兰花圃的秩序。从早晨的8:00到下午的5:30,三小时为一班,每班30人来进行专门的二月兰维护,对于破坏和踩踏二月兰的行为予以及时劝说。南理工校团委副书记于雷告诉记者,以志愿者为主力的“草根维护组”从清明长假开始值班,一直到花期结束为止。

南理工保卫处副处长王耀武介绍,南理工保卫处也派出专人在二月兰花圃边进行巡逻,针对婚纱照拍摄等商业性行为进行“劝阻”,同时在清明长假期间实行外来车辆登记入校。“我们无法强制性规定或者对游人做出一些限制,只能是以劝阻为主。”王耀武说。外来人员过多的进入学校也会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这给学校的安保工作带来不小的难题。“我们目前只能对重点区域进行保障。”

“校园变公园”成难题

南林:摇晃樱花树看“落英缤纷”

不仅是南理工,许多拥有美景的校园现在都面临着一个相似的问题。南京林业大学老图书馆和科技大楼之间的道路两旁都种植樱花,大约有三十余株,成为市民每年赏樱花的必选之地。“樱花盛开时节,一到周末,特别是清明小长假这几天,游人特别多。”该校唐老师告诉记者。人一多,就有些“不文明”现象发生。为了营造出“落英缤纷”的美丽场景,有人就动手摇树枝,扯扯树叶什么的。“我们的学生很着急,有人在树上拴上一个小便签,上面写着大家要呵护樱花,不要摇树枝。”唐老师说,但是学校目前还没有什么措施管理或限制外来的赏花人。  

南师:夜幕下折桂人“防不胜防”

在南京人眼中,南师大是南京赏桂三大佳境之一。金秋时分,主干道一侧桂花林飘逸着浓郁的香气,吸引着八方的游客,甚至还有旅行公司开着大巴把一车车游客送到校门口。“但是每到秋天,总有游客不自觉采摘桂花,桂花树几乎都被折了。”南师大的学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有一名学生气愤地说:“有人乘着夜幕降临来折桂花,还背着袋子,让人防不胜防。”

随园校区的大草坪更是成为了不少老人和孩子散步的最佳场所。但草坪的清洁也成为了一个不小的难题,老人与孩子“席卷”过总会留下不少垃圾,谁来给这些草地的清洁“埋单”,让学校的学生感到非常困惑。

南大"银杏树催生校园"打果人"

每年的十一月份来到南京大学的北园,令人咋舌的“银杏大道”绝对是一道绝美的风景。刚刚入学的新生,往往喜欢在银杏旁留影,记录下他们在南大的第一个精彩瞬间。同样,南大的银杏也备受游人青睐。然而,这份美丽的背后却给南大宁静的校园增添了一丝不安。南京大学小百合bbs上就有一名学生说:“一到银杏成熟的时节,成群结队的‘老年大学生’便从早到晚在银杏树下的草丛里寻觅着银杏的果实。倘若,树上还有两粒果子残余在那里,拾果人还会将一个大树枝用力抛向天空,试图像地对空导弹那样把那两粒果实击打下来。”

争议:能否效仿武大设置“门票卡”?

反对:被门票挡住的更多是老人和孩子

前天,南理工学生小汪在网上发了一则帖子,建议学校效仿武汉大学用门票给过多的游人“设卡”的方法,以此来达到限制游人数量的目的。

帖子一出,即在学生中引起了轩然大波。网友erric虽然心疼二月兰,但还是坚持认为不应收取费用。他甚至作出了非常详细的分析:“南理工水杉林是开放式的,收取费用有一定的困难。如果在周围设置围栏,一是影响美观,二是增加了看护的成本。而收费对限制人流没有太大作用。武汉大学在每年樱花开放的季节都收取门票,但游人依然很多。而且开始收费后,这样和谐的场景就很难再看到了。门票挡住的更多的是老人和孩子,而这些人群作为弱势群体更应优先欣赏这样的风景。”

对小汪同学的这个建议,南理工校长办公室负责人表示,学校目前“没有这个打算。”“这是个观念问题,不是用金钱来衡量的。”该负责人表示,游人到学校来赏花,对学校也是一种宣传。学校目前还没有考虑通过强制措施来控制人流量,若人流量持续增长,将会采用劝说和引导的方式来控制人流量。“我们充分相信南京市民的素质。”

支持:管理维护校园需要经费支持

但摄影爱好者朱先生就非常支持高校给校园景点收门票的做法。理由是如此巨大的人流量,势必要校方投入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做好管理、维护等工作,因而,收费是可以接受的。但收费的前提应该是,人流量确实较大,校方的付出也十分庞大,且影响到了校园秩序。

来自南林大人文学院的张同学也表示支持,同时他补充说,收费要有一定的法律依据。而一位高校校园保安对此也持赞同意见:人流量太大,安全隐患多,收门票能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  

■链接:

南大“物尽其用”

集中采收银杏果

南京大学校园管理中心会在每年十月下旬对校园内成熟的银杏进行采收。采收后的银杏交于学校离退休干部处,由离退休干部处分发给部分离退休职工。这样,既可以物尽其用,也能在保证保护林木的基础上进行采摘。与此同时,学校特意保留了北园教学楼前与小礼堂北面的两条银杏叶较多的路段不去清扫。

来源:扬子晚报 编辑:张少虎 邓京荆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2011年全国两会
>> 详细

各地新闻
[镜头] 68岁的黄耀军是广东省增城市小楼镇江坳村的低保户,镇上安排他在当地一家旅游公司看大门,月收入800多元,加上政府每月给他发放的低保400多元,日子还算过得去。规划纲要提出,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稳步提高保障水平。>> 详细
点击排行
  中国消费者协会就购买化妆品发出警示
鲁迅之子周海婴今天凌晨在北京逝世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