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华东地区>江苏>江苏新闻
南京一天下60吨毛絮 最新技术明年看效果
2010-04-07 11:44:10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南京一天下60吨毛絮 最新技术明年看效果
 
一地“毛毛雨”,仿佛铺上了黄色的毯子

南京一天下60吨毛絮 最新技术明年看效果

眼镜、口罩、雨伞,能挡住“毛毛雨”的都用上了

中国日报网消息:昨天,南京的一场六级大风让市民再次接受了法桐“毛毛雨”的洗礼。在南京“毛毛雨”每年会暴发两次,一次是3月底至4月份的芽衣絮飞扬,一次是5月份开始的果毛絮飞扬,这两次“毛毛雨”一直要持续到六月份才结束。而最近,南京全市每天扫除梧桐树毛毛将近60吨,市民为此是苦不堪言。

毛毛雨老惹祸  频被毛毛“亲”,环卫工得了皮肤病

在南京进香河路与学府路的交叉口只有4棵法桐,却让环卫工丁师傅吃尽了苦头。到昨天上午10点,丁师傅记得来回清扫了4遍,到下午四点记者再找到他时,他已经记不得清扫的次数了。“一桶垃圾有一百多斤,一天下来能扫十几桶呢!”说话的工夫,丁师傅用手压实垃圾箱顶层的果毛,“风一吹,果毛就吹散了,又得重新扫。”

因为频频接受“毛毛雨”的洗礼,丁师傅的老婆得了皮肤病。“这条路本来是我老婆扫的,她系紧领口、戴上围巾还是让果毛扎得皮肤过敏,浑身起疹子,我就跟她换岗了。”丁师傅自称皮厚,不怕扎,可飞絮冷不丁地刮到眼睛里、脖子里,也让他挺难受。

南京一天掉毛近60吨

南京市市容局环卫处处长毛华俊告诉记者,作为南京行道树的主力军,法桐分布在长江路、北京东路、中央路、汉中路等南京主要的景观路上。“南京有15万棵法桐,四五月份正是毛毛的高发期,南京每天要扫除果毛近60吨,占到了南京日产垃圾总量的近1/60。”由于南京没有生物堆肥厂,果毛和生活垃圾一起送到垃圾中转站,转而运送到垃圾厂做填埋处理。

幸好街头的“法桐”都是“冒牌货”

其实,南京街头市民眼中的“法桐”并不是正宗的“法国货”,如果都是真的法桐,那更惨了,南京的“毛毛雨”会比现在大好几倍。南京中山植物园研究员蔡剑华告诉记者,现在南京街头多见的“法国梧桐”(又名法国悬铃木),其实大部分是“英国梧桐”(又名英国悬铃木),少量的主次干道两旁、南大校园、中山陵等地区,还有零星的“美国梧桐”(美国悬铃木),而正宗的“法国梧桐”(法国悬铃木),基本已经销声匿迹。

他介绍说,英国梧桐是法国梧桐和美国梧桐杂交而成。原来,当年孙中山先生奉安于中山陵前夕,经过专家的勘查和选定,曾留学法国的东南大学教授常宗惠从上海法租界购得悬铃木数千株,其中一千多株种植于陵园大道,余下的则植于中山北路、长江路、江苏路等处。后来南京又陆续引进这种树木作为行道树,因为它们来自法租界,就一直被误称作“法国梧桐”。他表示,其实当年没有大量引种法国梧桐是对的。

可就是斗不过 园林专家和“毛毛雨”斗了三十年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南京尝试用“打针法”医治梧桐“毛毛”。当时使用的是一种叫“乙唏利”的生长激素,希望其能在梧桐果球成熟的时候,将果球直接催熟落地,后因实施效果不突出而放弃。

1996年开始,南京每年都对一千多株梧桐树进行嫁接,将培育后的无果品种的枝条嫁接上去。但这种方法只适合“年轻”的梧桐树,且无法根除“毛毛”。而且老树经不起这种折腾,主干道上很多梧桐无法嫁接。

2005年,南京尝试用高压水枪冲掉梧桐树上球果中的“毛毛”,整体效果不佳。很多“毛毛”无法被冲落地面,水分挥发后继续飘飞。

2006年,南京开始研究“化学方法”,通过药物让梧桐树果实提前脱落或者整体脱落,但该技术还未成熟。

就这样,南京的园林专家和一直让南京人引以为傲的法桐“斗争”了三十年。“根治梧桐‘毛毛’是一个国际性的难题。”南京市园林局绿化处处长李伟介绍说,目前南京主城区有15万棵法桐。眼下常用的手法就是嫁接,今年一千多棵的嫁接计划已经在3月底完成,主要集中在龙园北路、龙津街、龙腾街和北纬路。

正在进行  喷洒药剂的实验

去年开始,南京继续研究给法桐打针,不同的是,这次打的是“绝育针”,这个方法今年能实行吗?李伟表示,目前已经找到的两类药剂,能对法桐的生长进行干扰,对付不同时期的毛毛。

但是现在有两个问题让专家们很棘手。药剂的注射一般选择在树干上,打一个直径为5毫米左右的洞。每年树干上都要有一个洞,长此以往,这些“伤口”对大树的健康会有什么影响?现在无法得出结论。其次,每株法桐的规格、抗性、冠幅都不一样,使用剂量标准也还需要认真探索。

除了“绝育针”,目前南京市还在进行一项最新的实验:3月份开始在花芽上喷洒一种化学药剂,抑制它分化、结果。“这个方法不存在打洞的伤害。”李伟说,不过目前也只是在小范围的实验阶段,要看明年的效果如何。

看各方PK如何治“毛毛雨”

打针用药,解决不了,索性改用“笨办法”,把那些果毛全部剪掉;既然飘毛毛这么麻烦,索性改用其他树种作行道树……这个让全世界园林专家犯难的问题,南京不少“旁观者”倒是提出很多建议。

用“剪刀手”摘果球? 5000人一起摘不现实

南京市市容局环卫处处长毛华俊表示,他发明了一把专剪果毛的特制长剪刀。这件工具长1.5米,带有伸缩杆,伸缩杆的杆头上配有一把剪刀,剪刀头上带有方向调节器,能根据需要调节方向。一个塑料袋系在剪刀头上,手持伸缩杆操纵剪刀,轻轻一剪,果球正好落在了塑料袋里。而且经过测算,5000人摘上三四天也就基本完成了。

对此,园林部门则表示难度太大,不具备可行性。上海的梧桐树是“孙子辈”的,大部分高8米左右,胸径约为20厘米,而南京这些“爷爷辈”的梧桐树高度在20-40米,胸径达到60厘米。园林部门也曾经按照毛处长的建议试验过,但是一棵梧桐树上有几千个果球,树又高,用来采摘的杆子一长,人在下面就不容易控制,“曾经找民工试过,一个小时干下来就不愿意干了。”而且这种活儿晚上还不能干,要看准了下手,主干道交通如此繁忙,5000人一起干上个三四天真的不太现实。

不妨换换其他树种? “水土不服”长不过梧桐

既然每年毛毛雨如此讨厌,有人提出为何不改用其他树种作为行道树?法桐和七叶树、椴树、榆树同为“世界四大行道树”,是否可以考虑逐步对这些法桐来次“大换血”?

对于这个建议,园林部门表示“万万使不得”。椴树、榆树等树种都在南京生长了很长时间,但是至今没有哪个树种的规模能超过法桐。“它的适应性很强。”园林专家表示,可能在苗圃里椴树、榆树长得不会比法桐差,但是作为行道树,在土壤贫瘠,生长空间狭小,地下布满管线等恶劣的环境下,只有法桐能一如既往健康生长。

来源:扬子晚报网 编辑:马原 柏晶晶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打击假冒产品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
>> 详细

各地新闻
(记者田俊荣)中国银行业协会15日发布《关于加强银行服务收费自律工作的六点共识》。该共识提出,在进行科学成本测算基础上,对自助机具及电子银行业务等相关服务项目尽可能给予优惠,鼓励引导客户更多使用自助机具及网上银行服务。>> 详细
点击排行
  北京西城区外来人口持暂居证将享市民待遇
文化部集中清理237家违规网络音乐网站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