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乍暖还寒。然而,黑土地上一场热热闹闹的大戏已经上演——各地备春耕生产全面展开。
在榆树,种肥销售市场人气最旺,农民们备春耕热情高涨。
在农安,科技备耕热火朝天,越来越多的农民种地靠头脑。
……
“今年,我市粮食产量在正常年景下要保持180亿斤阶段性水平。”长春市农委相关部门负责人说,备春耕是全年农业生产的关键环节,也是粮食高产的重要保证。
种植意向明确 生产资金宽裕
受惠农政策和粮食市场需求拉动,今年农民生产积极性依然高涨。经农情调度,今年全市粮食作物计划播种面积1735万亩,其中玉米1350万亩,水稻260万亩,分别占粮食播种面积的78%和15%,与上年基本持平。经济作物计划播种面积155万亩,其中蔬菜120万亩,比上年新增20万亩。
全市备春耕生产计划所需资金38亿元,现已筹集80%。这得益于去年全市粮食获得大丰收,且粮价较高,农民收入增加,自筹生产资金达8亿元,比上年提高33%。
惠农补贴增加,在上年惠农资金全市23.5亿元、农民人均565元、户均2065元、公顷均1973元的基础上,今年国家为我市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1亿元、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补助5亿元、东北水稻育苗大棚补助5亿元,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18.5亿元3月份发放到位后,将进一步增加农业生产资金。农村信用联社贷款提早发放,目前已放贷22.6亿元。
农资准备充足 农机装备升级
全市三大作物计划用种量5800万斤,其中玉米4300万斤、水稻1000万斤、大豆500万斤。化肥计划用量75万实物吨,其中底肥45万实物吨。在数量上,今年种子、化肥供应能够保证生产需求。在价格上,与去年同期相比玉米种子略降,水稻种子和化肥上涨。
受国家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刺激,农民购置农机具积极性大增,全市农机装备水平和机械作业水平显著提高。特别是50马力以上大型拖拉机达到1.2万台,配套机具达到40.4万台(套),农机总动力达到425万千瓦,而且水稻机插、机收和玉米机收大中型机具数量大幅增加,生产关键环节机械化作业率明显提高,全市综合农机化水平达到64.8%。
科技备耕到位 粮食销售正常
长春市以培养新型农业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骨干专业农民为目标,以推广良种良法为重点,开展了冬春科技大培训和送科技下乡活动,推进先进适用技术进村入户,突出玉米保护性耕作和水稻标准化生产技术集成应用,采取电视讲座、办班培训、入户指导、现场答疑、发放资料等多种方式,扩大培训覆盖面,共培训79万人次。
去年全市粮食商品量在130亿斤左右,目前全市粮食入库85.4亿斤,占粮食商品量的65.7%。受粮食价格上涨预期影响,部分农户存在惜售心理,农民手中尚有44.6亿斤余粮待售。
来源:长春日报 编辑:邓京荆 于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