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影,新中国电影的摇篮,创造了新中国电影史上的诸多第一。《白毛女》、《平原游击队》、《英雄儿女》、《甲午风云》、《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刘三姐》等一部部脍炙人口的影片伴随和影响了几代人的成长。它像是一个符号,让人们无法忘记半个多世纪以来长影所经历的那些辉煌和风雨中的洗礼,它和那个时代一起永远刻在了人们的记忆中。
在中国电影产业蓬勃发展的今天,长影以崭新姿态屹立在电影产业化发展的前沿。目前的长影已构建起电影创作、影视文化旅游、影视加工制作、影视传媒、影视演艺等多业并举的产业新格局。
长影不再只有电影,不再只做电影。然而,在这些美丽的曾经和未来背后,长影人经历了痛定思痛的蜕变,是什么让长影一路走来?
流动资金曾只剩3万元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长影作为单一创作与制作电影的国有电影制片厂,在市场浪潮中显得举步维艰。从1991年开始到1997年,长影连续6年亏损,累计亏损3000多万元。3200人的电影厂流动资金只有3万元,长影濒临倒闭。
1998年7月,长春电影制片厂注册为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告别事业体制。从1998年开始,长影历时8年完成事转企和国企改制的全部任务,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改革运行机制,建立了适应市场需求的新型生产方式;改革用人制度,建立了以项目为核心的新型用人方式;改革社保机制,全员参加社会养老保险;改革机构,撤销、剥离了原有的保育院、子弟校等企业办社会单位。通过一系列改革,精简了机构和人员,理顺了企业内部关系,调整了产业结构,使企业走上一条希望之路。
率先实施"出资人制度"
长影集团在全国率先实施"出资人制度",对旗下各部门进行多元投资主体的公司制改革,使原来的总厂和各车间的行政隶属关系变为母子公司的出资关系。
接着,集团实行独立制片人制度,每个人都可以独立策划剧本,也可以与企业共同策划剧本、共同出资、共同拍摄制作和进行营销,风险共担。1979年来到长影的高润虹,现在是颇有名气的独立制片人,后来虽与长影解除了劳动关系,但在影视创作之路上却一直受到长影帮助。高润虹感激地说:"虽然离开了,但长影并没有把我们当外人。"她的第一部片子是长影厂领导推荐的,她的摄制组是长影的,她的导演是长影的,她制作的电视剧也是长影帮着推销的。
同时,长影内部的改革也加紧进行。长影下设的洗印、照明、道具等多个分厂都变成了下属子公司,体制变了,机制活了,人员积极性高了,生产力被激发出来了。以洗印为例,改制前的洗印厂一直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改制后,洗印公司克服地处偏远、设备老化和洗印逐步数字化带来的不利因素,通过不断创新管理手段,大幅提升洗印质量,大大增强加工生产能力,凭借良好的信誉和优质的服务,洗片量连续三年名列全国同行业第一。
长影有一个乐团,这是中国惟一存在的电影交响乐团。通过不断开拓演出市场,长影乐团先后在全国各地演出500多场,足迹遍及全国27个省会城市。《花儿还是那样红》视听音乐会两进国家大剧院、三进世博会,成为全国演艺界的知名品牌。
建设中国首家世界级电影主题公园
面对当时电影市场不景气和长影电影产业链短的状况,长影集团借鉴好莱坞等国外电影企业的成功做法,决定建设一座电影主题公园。
2005年5月,占地30公顷的中国第一家世界级电影主题公园仅用17个月就建成并投入运营。球幕动感电影、6层楼高的三维立体巨幕电影、4D电影、水幕电影、激光悬浮电影等让观众目不暇接,和小动物共处、在天空漫游,身临其境的感觉让人流连忘返。不少电影拍摄制作过程中的环节也作为科普知识,以轻松的方式让观众接受。
长影世纪城的建成,创造了多个世界之最。运营5年多来,社会影响力已由东北三省延伸到全国,走向世界。先后接待了40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500多万国内外游客。
长影世纪城的建设,添补了中国没有世界级水平电影主题公园的空白,开启了中国电影产业化时代的新纪元,成为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成为中国电影产业发展道路上一个重大的成功探索实践。长影世纪城更为民族、为国家开创了一个历史空前新事业,为抗衡迪士尼和环球影城、为推动中国电影产业发展作出了应有的历史性贡献。
《辛亥革命》第一出品单位
2008年,根据国内电影市场的变化,长影申请成立全国第一家农村题材电影创作基地。这一设想得到中宣部、广电总局、财政部和吉林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同年7月获得批准,并设立1亿元农村题材电影创作基金。
如何让这1亿元资金发挥最大作用?基地提出了"三多、两控、一精"的运作机制,即多吸引、多渠道、多元化地通过制度控制、质量控制,多出精品电影。
两年多来共创作近百部农村题材影片,在思想主题和艺术水准上实现了新跨越。影片《腊月雪》荣获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影片《云上学堂》被确定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重点献礼影片,影片《斗牛》继入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地平线单元后又荣获台湾电影"金马奖"两项大奖,在第十届长春电影节上,《幸福并不遥远》荣获"金鹿奖"最佳数字电影奖,长影集团荣获农村题材电影创作与生产优秀组织奖。
面对如此专业的长影农村题材电影创作基地,有些人提出了疑问:是不是长影今后只拍农村戏了呢?针对此疑问,长影的负责同志表示:"成立农村题材电影创作基地是长影繁荣电影创作所打出的一张特色牌,长影发挥出自己的优势,并以此作为立足点,推动多题材、多片种繁荣。现在可以说是大制作影片与小成本、精制作影片'两栖作战'。"
为纪念建党90周年、汶川地震灾后重建3周年,2010年长影投资精心打造的大制作农村题材献礼影片《大太阳》,将于今年7月在全国公映;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长影作为第一出品单位联合多家出品发行单位共同投资,汇集全国众多实力派演员精心打造了重大题材影片《辛亥革命》,这部影片的拍摄已经被确定为国家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重大活动之一,今年9月份将面向全球发行。长影投拍的《爱情维修站》和与中影集团合拍的《新康定情歌》上映后取得很好的反响。《倾城》、《信义兄弟》等40余部影片已经拍摄完成和正在拍摄之中。
长影从1997年前的连续6年亏损到2009年、2010年税后净利润连续两年创历史新高,2008年、2009年,长影先后被中宣部、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评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优秀企业"和"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企业"。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期间,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联播节目中连续两天对长影电影创作和电影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宣传报道,长影在中国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
打造长影院线 积极运作企业上市
根据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吉林省的总体部署,长影制定了未来五年发展的总体思路和目标:坚持科学发展,走差异化特色发展之路,坚持电影创作与电影产业"两轮驱动",实施"打造精品、项目带动、体制机制创新、人才强企"四大战略,把长影建设成为创作上多片种繁荣、产业上全面发展,在国内外具有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的全国重要骨干文化企业。
今年,长影将依靠《辛亥革命》和《大太阳》,力争在国际和国内电影市场上产生较大影响,并在票房上取得新突破。还将筹划《范进中举》、投拍《铜雀台》等大制作影片。同时,发挥农村题材电影创作基地的龙头和平台优势,注重《信义兄弟》、《马村来了位朱警官》、《早安,龙门崮》、《清水湾的法官》等"小成本、精制作"农村题材影片的拍摄工作,探索出一条农村题材影片大众化、主旋律影片市场化的新路。
在产业发展方面,长影集团改造长影老区,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把长影老厂区改造成展示长影65年历史文化成就的艺术殿堂。她既是电影博物馆,也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胜地。项目建设后,必将为吉林省文化产业和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增添一个新的亮点。
建设长影世纪城二期,首期将建设一个展示祖国大好河山和华夏五千年文明的世界顶级的娱乐项目"华夏翱翔"和其他几个新颖独特的娱乐项目,以及长影的电影生产加工基地。项目建成后,将丰富世纪城的节目内容,提升世纪城的节目水平。目前,许多省、市主动找到长影,提出与长影合作,将长影世纪城项目引入当地。长影抓住这一有利契机,首选走进海南,将在海口市打造集电影娱乐、电影拍摄、电影商务、电影生活于一体的世界一流水平的超大型电影产业集群,还有影院建设项目。长影今年将立足吉林,面向全国,建设新影院,打造长影院线,争取年内正式启动。
另外,长影将大力推动体制机制创新,以新体制新机制促进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当前,长影正在省里的支持下,积极运作企业上市。
来源:新华网 编辑:邓京荆 于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