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新的质量增长发动机
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并不是个新课题,只是今年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多样。在后危机时代,如何让消费这驾马车重新动力十足,显然,构建鼓励消费的长效机制、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促进消费升级,已经成为此次夏季达沃斯论坛与会专家传递出的明确信号。
提高城镇化率与加强服务业发展是国内外专家重点提出的提振内需方向。温家宝总理在论坛开幕式致辞时提出,中国将在“十二五”期间,“力争使城镇化率再提高4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再提高4个百分点,使最终需求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
李稻葵认为,“中国的城镇化和国土建设将是未来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他说,未来两到三年国土建设应取代房地产投资成为未来中国经济的增长点,中国地方政府长期依赖土地财政的状况将得到改变。
如果中国以年均1个百分点的速度增加城市人口,要达到目前发达国家70%以上的城镇化水平,至少有3.6亿农民在20年的时间里变为市民。
“工业化创造供给,城镇化创造需求”。除了大量的机场、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投资需求,中国城镇化背后酝酿着巨大的消费潜力。
此外,鼓励区域发展,特别是促进中西部发展,形成新的市场空间;重视中小企业特别是服务业发展,实行就业优先政策;提高创新能力,加快创新体系建设等等,都是拉动消费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来源:新华网 编辑:于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