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经济
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踏入"深水区" 专家坦言难度大
2011-08-15 09:07:19      来源:人民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2009年初,山西、上海、浙江、广东、重庆五个省(市)开始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据媒体报道,此项试点遭遇事业单位的强烈抵制和反弹,到2010年末,五省市依然没有给出具体的实施方案。

2009年9月,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三步走”策略,要求在2010年1月1日所有事业单位都实施绩效工资制度,然而在2010年并没有出台相关政策制度,“三步走”进度放缓。

近日,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负责起草制定的《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就将出台,事业单位改革再次踏入“深水区”。

绩效工资改革将走向何处?人民网记者专访了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汪玉凯教授和中国行政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竹立家教授。

“我的基本感觉是,人社部的一些改革在内部方案没有做好的情况下就往外推,最后效果都不好。”面对养老保险五省试点的“悬空”和“三步走”策略放缓,汪玉凯直言这次人社部绩效改革所面临的情况并没有改善,同样将会遇到不小的阻力。

根据今年三月国务院发布的《分类推进事业单位工资改革实施指导意见》,此次绩效工资改革所涉及的是公益性质的事业单位,包括属于公益一类的承担义务教育、基础性科研、公共文化等,和属于公益二类的高等教育、非营利性医疗等。据有关部门2009年的统计,我国有126万个事业单位,共计3000多万正式职工,另有900万离退休人员,总数超过4000万人。“这次改革所涉及的公益性质事业单位占其中的八成,规模庞大,利益关系复杂。”汪教授这样描述道。

竹立家教授预计这个阻力会相当大,他说:“绩效工资改革涉及到收入问题,关系到员工的切身利益,一旦改革之后收入减少,必然会遭到大规模的反对。而从现在已经实施绩效工资制度的单位看,有很多地方的工资有所下降。”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聚焦南方洪涝灾害
>> 详细

各地新闻
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伟大觉醒,显示了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愿望、勇敢开辟建设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决心。>> 详细
点击排行
  国家海洋局:不排除核污染物进入我国海域可能性
我国航母平台完成首次海试返回码头(组图)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