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产品》国家标准对有机农业的定义是:遵照一定的农业生产原则,在生产中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以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体系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
有机蔬菜的认证,既包括地块,也包括蔬菜品种。目前,天安在两个地块共有26个蔬菜品种通过认证。林源介绍说,认证的费用与认证品种和面积相挂钩。通过认证后,认证机构会根据认证的地块大小和种植蔬菜的种类等,计算出大概的产量,然后配发相应数量的有机产品认证标志。标志分绿色的“中国有机产品”和土黄色的“中国有机转换产品”两种,在有机产品转换期内生产的产品或者以转换期内生产的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产品,只能加贴“转换”标志。
有机蔬菜瞄准高端客户,不能过度提倡消费
有机农业关注的不仅是产品,还有整个生产体系的综合效益。
“我们自己生产的有机蔬菜不多,也不赞成过度提倡消费有机蔬菜。”林源说。目前,天安的精品蔬菜价格比市场上同类蔬菜价格高出两到三倍,而有机蔬菜再高三成。食品安全领域事故频发或许是消费者热切追逐有机蔬菜的一个背景,但林源认为:“国际上对有机标准的倡导,主要是从环保角度出发。其实,有机产品虽然农残量的确更低,但在安全和营养方面,未必比无公害、绿色蔬菜高多少。比如,生物肥料导致的细菌、病菌污染危险。又比如,有机蔬菜与一般蔬菜在维生素、微量元素上相差不大。有机蔬菜口味是否更好,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更重要的是,严格执行有机标准的蔬菜产量低,如果大量推广,如何保障大家都吃上?”林源说,“目前,德国的有机蔬菜比重也不过8%。我们认为,只要大家都真正严格执行无公害标准,保证安全,价格又低,就能满足大众需要。”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