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武汉市物价局完成商品房明码标价专项检查,全市30%楼盘被抽查。记者随检查组发现,该市所有在售楼盘都明码标出了售价,但购房者最关心的成交价鲜有明示。
在“江城第一豪宅”武汉天地,其公示的价格表上,所有房源都明确列出总价,其中大部分已售,只是贴了红布条以示“售出”,并没有标注成交价。检查组抽查的汉口12家楼盘,售价均已标出,但只有1家标明成交价。
对此,很多购房者表示不解。前期成交价是购房者权衡的重要依据,房价到底涨没涨,对比前期成交价一目了然。偏偏这样的重要数据缺失,“明码标价”大打折扣。
据业内人士透露,按照“明码标价”要求,成交价不能高于公示的售价,因此有的开发商故意报高售价,以便留足调价空间。而开发商不愿标注成交价,是因为购房者间实际成交价不一,优惠幅度不一样,担心公示后怕购房者“扯皮”,担心成为后期调价的“束缚”。不标成交价,成为行业“潜规则”。
对此,市物价局有关人士表示,按照国家发改委的规定,没有明确要求强制标注成交价。物价部门鼓励开发商标示成交价,开发商如果要标成交价,应当标示所有已销售房源的实际成交价。
来源:长江日报 编辑:许银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