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水利委员会8月11日召开通报会,长江防总办新闻发言人、长江委防办主任吴道喜介绍了长江委专家组驰援甘肃舟曲灾区情况,甘肃舟曲县当前的受灾现状以及下一步工作的规划。
会上吴道喜介绍,8月8日凌晨,甘肃省舟曲发生重大泥石流灾难事故,当晚,长江防总办紧急召开会商会,研究部署应对甘肃省舟曲县白龙江因山洪泥石流堵塞河道造成的堰塞湖险情。遵照国家防总指示,长江防总发挥堰塞湖应急处置和水文监测预警的专业特长优势,派出了由长江委设计院总工程师杨启贵为组长的堰塞湖应急处置专家组和长江委水文局副局长李键庸为组长的水文监测预报专家组,紧急赶赴甘肃省舟曲县协助指导工作。第一批专家组于10日凌晨到达,第二批专家组10日晚抵达,截止目前,长江委已先后派遣3批31名专家赶赴救灾前线。
白龙江古名恒水,羌水, 是嘉陵江的源头之一,属于长江水系的二级水域。 根据观测结果,舟曲堰塞体已造成白龙江1500米的河道淤高8 米 。11日10点堰塞湖进入水量每秒60立方米,流出水量每秒70立方米,水流流速小,不利于抢险救灾。长江防总专家组已经在堰塞湖的上游和下游增置了临时监测站点,密切关注堰塞湖的水位和流量。
吴道喜介绍道,目前需要迫切解决的是如何扩大堰塞体的过流能力,下一步的施工方案将通过深挖河道,使堰塞体的过流能力提高至100个流量,这将很好地帮助降低堰塞湖水位,给抢险救灾工作提供安全保障。另一方面,随着道路的抢通,部分救灾物资已经可以运进灾区,但是大型施工设备难以进入,这也给施工造成了很大不便。而且未来一周,舟曲地区还将持续降雨,这将进一步提高堰塞湖的水位。下一步在舟曲的工作重点将在堰塞湖的处置,灾后重建以及泥石流的规划。
来源:中国日报湖北记者站 (实习记者 钟兴) 编辑:杨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