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华中地区>湖北>湖北新闻
武大前校长刘道玉痛批北大“校长实名推荐制”
2009-11-18 10:53:00      来源:荆楚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武大前校长刘道玉痛批北大“校长实名推荐制”

陈道玉

“北大进行改革,初衷无可厚非,但推行‘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不可取,这是在出昏招,因为这种做法没有抓住高校改革与高考改革的本质问题。”昨日(17日)下午,著名教育家、武汉大学前校长刘道玉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痛批北大“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

隐藏几大不公平

“北大‘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最大问题是隐藏着不公平,中国高校不公平现象本来就已很严重,北大此举一推行,将加剧教育不公平现象。”对于“北大招生新政”,刘道玉指出其症结所在。他还一一分析其隐藏的不公平。

首先,只有39所学校入围对其他学校来说不公平,他反问:“全国这么多中学,仅给39所学校校长推荐权,这对其他学校公平吗?再说这么多高中都集中在大中城市,对其他地方也不公平。”

其次,他认为对众多参加高考的学生来说不公平:“其他学校学生怎么办?难道这些学生就不优秀?”刘道玉还指出,校长实名推荐,“不直接、不科学、不权威”,因为真正了解学生的是班主任与任课老师,但他们却无权推荐,“是校长了解学生,还是老师了解学生?这是一种官本位思想的体现。当然,校长可能说会听取班主任的意见,但意见跟推荐是两回事。”刘道玉说。

“优秀学生可以降低30分,而一般学生却参加高考?”刘道玉认为这也不公平,“既然你是最优秀的学生,你还怕考试?高招录取时1分就可压一批人,降低30分是什么概念?”

照顾偏科生不能成为借口

“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也被许多人解读成偏科生的福音——一些偏科的学生将通过此种方式进入大学就读。不过刘道玉认为,这不能成为“校长推荐制”的借口,“我们要考虑偏科学生的特殊性,因为其中确实不乏一些杰出人才,比如吴晗被清华录取时,数学就得了0分。但是,通过降分录取不可取。”

对于偏科生,刘道玉认为应该通过特殊的办法来考核。“首先要有一个考试来衡量其是否偏科,其次要对其擅长的科目进行考试,证实他确实是杰出人才。”

强行推行肯定失败

对于北大此次的招生改革,刘道玉很不客气地指出,“如果北大明智的话,现在就应该戛然而止,如果一意孤行,肯定会失败。希望北大充分听取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意见,不要盲目推行一项根本不可能取得成功的改革。”

高中校长推荐学生上大学,在国外非常普遍,但不是某一个人或一个小圈子少数人的特权,而是教育名家与中学校长的一项基本权利。刘道玉认为,北大此举却有“特权化”现象倾向,“这里面有权钱交易、走后门等隐患。”

应要求完全自主招生

刘道玉还抨击了现行自主招生制度:“我一向反对少数几个人享受免试,因为优秀学生减分或免试,成绩平平的还参加高考,进一步加剧了教育不公平。”但他并非反对改革,而是反对“不公平的改革”。他认为高考改革势在必行,北大应要求完全自主招生:“如果有改革精神,就应该要求完全自主招生,或者联系几所高校,单独考试,自主录取。”

他谈及北大近几年改革时用“乏善可陈”来形容,教师人事制度改革不了了之,大力引进海外人才又造成丑闻,“作为中国大学的‘大哥大’,北大应在教学改革、提高高校学术水平上起带头作用,但是很遗憾,至少现在还没有看到。”

刘道玉还说:“真正的教育改革要有卓识与胆识。卓识让人知道问题在哪,应该做什么;而胆识表现出来的则是迎难而上。北大这次改革就缺乏卓识。”

编辑:宁波 来源:长江商报(柯美杰 张瑜琨)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打击假冒产品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
>> 详细

各地新闻
(记者田俊荣)中国银行业协会15日发布《关于加强银行服务收费自律工作的六点共识》。该共识提出,在进行科学成本测算基础上,对自助机具及电子银行业务等相关服务项目尽可能给予优惠,鼓励引导客户更多使用自助机具及网上银行服务。>> 详细
点击排行
  北京西城区外来人口持暂居证将享市民待遇
文化部集中清理237家违规网络音乐网站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