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种了好多年的地了,怎么会是韩东的了?”几十名村民向记者出示了林权证、薪炭林执照和由曲河村发包的承包合同。
一份由鸡东县政府出具的证明显示,“鸡东县人民政府1995年1月20日至1998年3月16日颁发的曲河国(村)第0503001号至第0503108号《五荒土地使用证》和编号为0503001号至0503108号《五荒拍卖治理协议书》,未被有权部门撤销,向阳镇政府2010年4月27日出具的证明,现依然合法有效。”
韩东有终审胜诉的判决,村民有林权证、薪炭林执照和由曲河村发包的承包合同。双方对这5340亩土地展开了争夺,甚至发生了冲突。
向阳镇曲河村上百名村民对鸡西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判决不服,并多次到鸡东县、鸡西市甚至黑龙江省信访局集体上访。
一位参加了多次上访的村民告诉记者,到鸡东县和鸡西市的上访是有人组织的。这位村民出具的证言称,“曲河村的齐继学同我说,咱们联合起来,帮助镇政府打官司。让我多找些农民,他也多找人上访。我找人共参加5次上访,县政府上访两次,市政府一次,鸡东县法院开庭两次。没次(原文如此,应为“每次”——记者注)齐继学都让我找10人以上卫国村民,吃饭做东我管,每人一天发工资50元钱。”
5月12日,该村民还对记者说,“都是老齐(齐继学)给我打电话,让我多雇人,每次坐班车去……我给钱,老齐不是雇我们吗,老齐给我,我再给他们……一个人50块钱,中午吃饭一个人10块钱。”
据记者调查,多次到鸡东县和鸡西市上访的村民有一些是耕种了涉案的5340亩地的村民。也有村民对记者说,“去(上访)的人大部分都是和这个事没关系的,都是雇的人。”
记者从知情人处得到的视频显示,视频中,一位参加上访的人指着说,“下面站着的(人),一家都没有(地)。”视频中,有人拿着纸笔登记到场的人数。
记者在视频中还看到,有一个女人在给一些参加上访的人发钱,每人100元,边发钱边说,“老齐那边花得老大啊,花了六七千呢……他那两个四轮子上哪儿找那些人去……老齐那边去了100多人,一回一大客(车),总共两次去两大客(车)。”
2010年4月28日,鸡西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了民事裁定书,这份编号为“(2010)鸡民再终字第9号”的裁定书载明,“本案经本院院长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认为,该案判决确有错误……经审判委员会决定,裁定如下:一,本案由本院另行组成合议庭进行再审;二,再审期间,中止原判决的执行。”
在韩东看来,鸡西市中级人民法院撤销判决是迫于村民上访的压力。他告诉记者:“向阳镇政府名义上为农民服务,其本意是为了撕毁已经发生效力的合同。其不止一次地鼓动农民去市、县闹事,意在造成一种集体上访的假象,给相关部门施加压力。其实,与本案有关系的人寥寥无几,多为花钱雇来的无关人员。”
而王海洋在接受采访时称,前两次审理判决过于简单,老百姓不干了,一些村民代表去鸡西中院找领导,领导一看就发现了失误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