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东北地区>黑龙江>黑龙江新闻
中国提升核安全信息透明度解除民众忧虑
2011-03-23 16:01:26      来源:新华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尽管如此,日本强震带来的核电事故仍然为不少中国民众的心理蒙上了一层阴影,一些城市的碘盐甚至遭到抢购。

政府一方面迅速增加食盐供应,卫生专家也迅速出面平息谣言。

核专家介绍,按中国目前在食盐中添加碘的水平,如靠碘盐补碘防辐射,每天摄入的食盐量约3千克,早已超过人类承受的极限,这种做法本身十分荒谬。同时,中国国家海洋局多次派出船只赴黄海取样,至今未发现辐射异常。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夏益华说,核安全信息公开透明,前提是权威准确,特别是公众接触核较少,缺乏相关知识,对来自正规渠道等消息十分渴望。

“从国家层面看,十分重视,没有顾虑,慎重论证发布权威信息恰恰是为了避免恐慌。”夏益华说。

日本强震发生后,中国环保部门启动了沿海城市的辐射应急监测,而后范围扩大至全国各省会城市。对监测数据的上报频次也由之前的每天两次调整为现在的每3小时一次。事实上,分布在全国各地的自动监测站可以实时调出辐射水平数据,每秒钟更新。

北京市环保局20日在官方网站上首次公布了射环境监测数据,表明北京辐射环境处于正常水平。环保局还称将不定期公布北京市辐射环境监测数据。

食盐抢购等恐慌现象发生后,卫生部发布了“放射防护中的碘知识问答”,指导民众科学防护。电视、网络等媒体也加大了对核辐射防护知识的宣传,民众恐慌情绪得以缓解。

中国环境保护部网站从18日开始将全国主要城市环境辐射水平发布频率提高到每天两次,媒体和普通民众都可以从权威发布的介绍和图表中清楚地看到各地辐射水平的具体数值。

“这两天看见超市购盐恢复正常了,跟风抢盐的我妈也有点后悔。”山东省青岛市一家国企职工张燕说,“有了信息公开和科学指导,我倒没有了恐惧感,因为日本距离比较远,并且也没有影响中国。”

中国环境保护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研究员柴国旱表示,中国核监测情况由环保部及地方环保部门权威公布,资讯的及时性和透明性,有利于民众了解真实情况并消除恐慌心理。

来源:新华网 编辑:于姝楠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2011年全国两会
>> 详细

各地新闻
新“国八条”出台接近两月之际,经中国证券报记者多方了解获悉,国务院近期派出八个调查组,分赴全国各地对先前出台的楼市调控效果进行摸底。银川2月公布的房价调控目标是:银川2011年新建商品住房价格上涨幅度控制在当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幅度以内,同比增幅低于10%。>> 详细
点击排行
  中国誓言夺取第八个粮食丰收年
审计署就京沪高铁项目2010年跟踪审计情况答问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