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华中地区>河南>本网专稿
最后的移民村:把根留在丹江 哪管人在何方
2011-08-26 09:47:53      来源:中国日报河南记者站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1971年,水涨赶人退。杨菊梅只得带着孩子们后靠到现在的地方,而老伴的坟却长眠在了丹江水底。

“老伴的坟在这儿,叫我咋能舍得下啊,我走了,他一个人多可怜。”杨菊梅自言自语。

因为南水北调,杨菊梅的小儿子一家搬到了厚坡镇,大儿子和二儿子跟自己去许昌襄城,女儿在前年的试点移民时就搬到了许昌姬家营。“搬过去也好,离女儿近了。”杨菊梅笑着说。

最大的遗憾:“妈没来得及到新家看看”

24日中午, 天有点热。24岁的张清学光着膀子,顶着烈日,在亲朋好友的帮忙下装车,黝黑的皮肤在太阳下发亮。

交谈中,当记者问到他母亲时,张清学低头沉默了一会儿,当他抬起头时,两行热泪竟流过了两颊。他指了指后山山坡说,她永远留在了这里。

一个月前,张清学64岁的母亲刘瑞风心脏病突发去世了。“我在外面打工,家里的事情都是我妈操心,尤其是移民,事情可多了。”张清学说,“我最大的遗憾就是之前没有带妈去看看许昌的新家。”

今年2月份,刘瑞风查出有病。她就常常对张清学说,都说许昌新家房子盖的可漂亮了,自己想去看看,也盼着搬到新家住上好房子过过瘾,一辈子都住土坯房,不知道砖房住着啥滋味。可张清学打工太忙,一直没有带母亲去看看新房,也没料到母亲去的这么急这么快。

“我装完车就去给妈上坟,告诉她明天就要搬走了。”张清学说,自己要包一包母亲坟头的土,带到新家去,让母亲也住住新房,完成母亲的夙愿,也弥补一下自己的遗憾。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首届"和美西藏"美术作品大赛
>> 详细

各地新闻
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伟大觉醒,显示了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愿望、勇敢开辟建设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决心。>> 详细
点击排行
  聚焦刑诉法修改:铲除刑讯逼供滋生的“土壤”
发改委:坚持调控房地产市场决心不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