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搬迁,率先垂范
移民搬迁的节节胜利,靠的是一种精神:南阳移民精神。而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率先垂范则是这种精神的政治保障。 第二批移民搬迁伊始,市委、市政府和各相关部门领导就把移民迁安作为一项事关全局的政治任务来抓,坚持一切工作让路于移民搬迁,一切力量服从于移民搬迁,确保每一批次的搬迁安全、和谐、顺利。 河南省副省长刘满仓,省水利厅厅长、省南水北调办主任、省移民办主任王树山等多次深入南阳调研移民搬迁工作,了解搬迁进展情况,慰问干部群众,给南阳移民工作注入强大动力。 南阳市市委书记李文慧到南阳工作的第二天,就带着对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视、对移民群众的牵挂、对基层干部的关心,深入淅川县调研移民工作。在南阳工作以来的一个多月里,李文慧先后4次深入淅川、唐河、邓州移民迁安一线考察调研指导移民迁安工作。提出各级领导对移民工作要奉献精力、智慧、本领和爱心。 南阳市市长穆为民,在第二批移民集中搬迁启动以来,共深入淅川县和有关移民安置县市区现场办公16次,解决移民搬迁掣肘问题56件。分包到迁安县市区的其他四大家领导,带领移民迁安工作组,经常深入到移民迁安工作现场一线协调指导工作。
南阳市副市长崔军,在移民搬迁期间带领市移民、公安、交通、卫生等部门的有关负责同志,先后20余次出现在移民搬迁工作前线,奔波在全市7个有移民安置任务的县市区路上。
南阳市市政府副秘书长、市移民局局长王玉献长期在搬迁一线指挥协调,一天到晚电话不断,耳朵听力直线下降,嗓子沙哑久不见愈。 迁出地和安置地的各级领导干部更是吃苦在前、忍辱负重、团结协作、默默奉献,与移民群众同吃、同住、同行,用真情和真心保障了移民搬迁的顺利进行。
大搬迁,合力攻坚
国家行动,风雨可度。移民迁安,合力攻坚。 一切为了移民,为了移民的一切。各相关部门精心组织,紧密配合,才能确保搬迁百密而无一疏。 正确的指挥,是打胜仗的前提。从启动到搬迁200多个环节上千个细节,如何理顺头绪,确保搬迁顺利和谐。市移民搬迁指挥部创新思维,专门成立市移民搬迁指挥中心,抽调市直部门精干人员设置9个席位,强化对搬迁工作的指挥调度。同时在淅川县设立前线指挥部,迁安双方县市区、相关乡镇成立相应规格的移民搬迁指挥部,构筑了强有力的搬迁指挥体系,时刻掌握和驾驭移民搬迁全局,确保整个搬迁工作领导有力、协调到位、运转高效、保障及时。 在实际操作中,市移民搬迁指挥部制订了严密的搬迁方案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对每批次搬迁实行精细化管理。在每一批次的搬迁过程中,都有卫生部门专门组织的医疗救护车队和医护人员,为移民群众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公安、交警人员头顶烈日,坚守岗位,日夜保障移民生命财产安全;电力部门组建千人服务的,投入应急发电设备,确保移民搬迁用电安全;交通运输部门为移民开辟“绿色通道”,免除移民搬迁路桥通行费,同时在搬迁车队休息的服务区,为移民免费发放面包、茶水、火腿肠等食品;航运和海事部门,提前对各种船舶进行全面检修,投入100余万元购置了必须的安全设备,并多次进行搬迁演练;气象部门随时发布天气预报等。同时,教育、民政、公安等部门在移民搬迁后及时为移民办理各项手续,保持各种手续的连续性,确保移民利益不因搬迁而受影响。 各部门协作,人力物力的强劲投入,保障移民顺利搬迁。截至到6月30日,在第二批移民搬迁中,迁安两地共出动各类车辆19632台次,投入各类服务人员45629人次,其中迁出地投入车辆14557台次,工作人员40275人次;安置地共出动车辆5075台次,随车人员5354人次。仅6月27日一天,公安交警部门就出动警力700多人;电力部门拆除了80多条线路,安装临时照明灯160多盏;卫生医疗服务队对1250多位老弱病残移民建立档案,对50多名危重病人专人专户;迁安两地2400多名帮扶人员与4000多名干部职工奋战在一线,倾力服务移民。 为了移民,再多的付出都不为过;为了国家,再大的牺牲都是值得的。在搬迁中,各部门通力合作,冲锋在前,誓保移民平安。 首战告捷,大战初歇,回望56天风风雨雨搬迁路,大爱无言,激荡在丹江两岸。在剩下的两个月里,移民搬迁进入冲刺阶段,5.6万移民将奔赴各地新家;新村建设及扫尾任务十分艰巨;后扶稳定迫在眉睫……不容片刻歇息,还需一鼓作气,再加力,再拼搏,不惜一切代价确保移民搬迁任务圆满完成。到那时,我们可以拍着胸脯大声说:“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国家。南阳,当惊世界殊!”
来源:中国日报河南记者站(记者 生俊东 通讯员 马涛 杨风)编辑:于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