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惠民利民爱民便民的答卷
农村合作医疗在我国颇有段历史,曾为我国广大农村的医疗健康保障发挥了重要作用。
进入21世纪,我国把“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确立为全面小康的重要目标。2008年,“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基本建立。
回溯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在我国,不管在什么样的经济体制下,合作医疗始终是解决农民医疗保障这个重大民生问题的不二选择。
再看当下,我们不妨看看河南交出的新农合答卷——
参合率:2003年73.3%,2011年96.96%。
人均筹资水平:2003年30元,2011年230元。
大病补偿报销额:2003年封顶5000元,2011年提至10万元。
目前,参合农民7804万,实现157个县(市、区)全覆盖。
最值得一提的是,人口多、底子薄的河南还创造了四项全国纪录:到市级医院看病出院就能直接报销,全国首家;跨区域直补医院达到213家,规模居全国第一;得大病最高可以报销10万元,全国最高;参合儿童患先心病等六种大病的救治人次和补偿金额全国最多。
应该说,这份答卷很扎实。如果不是时刻把农民健康视为首要责任,把百姓满意视为第一追求,把群众需要视为头等大事,就不可能交出这样一份内容充实、数据详实的漂亮答卷。
应该说,这份答卷很厚实。如果不是处处从农民最关心的问题入手、从农民最直接的利益着眼、从农民最现实的困难突破,就不可能交出这样一份成绩优异、全国领先的漂亮答卷。
省委书记卢展工曾指出,民生连着民心,民生凝聚民力,民生关系发展,发展决定民生。可以说,这份答卷犹如一面旗帜,旗帜上浓墨重彩地写着:惠民利民,爱民便民!
来源:河南日报 编辑:于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