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估分
趁热打铁早估分
确定自己的大概位置
高考终于结束了。
接下来最重要的事儿是估分,为后面的搜集信息、填报志愿做好准备。
对于估分,有些考生不以为意,认为知分知线知位填志愿,根本没必要再像以往那样估分。
不过,在中原工学院招生工作处处长苗振青看来,估分仍然很有必要,只不过估分不直接牵扯到报志愿,不要求那么精准,但考生要清楚自己在哪个批次,大概确定自己的位置。
目前,高考刚结束,考生应趁热打铁,在记忆犹新之时,尽早进行估分。
估分时,考生尽可能按高考时的记忆,再重新做一遍题,估分尽可能准确,不苛求太精确。
“不过,如估分相差太大的话,也就失去了意义。”苗振青说。
考生可根据估分的情况,大概判断自己的批次,接下来就是要搜集信息,圈定几所目标学校了。
搜信息
搜集信息圈定目标高校
对于考生和家长来说,如何搜集和分析信息也是门必修课。
估过分,大概知道自己的位置后,就要搜集信息,圈定目标院校了。
尽管本科一批、二批6月30日才开始报志愿,信息搜集越早、分析越透,报考时越能占得先机。
苗振青说,他总结了考后搜集信息要“三问”。
第一问自己。除参照估分因素外,还要审视自己,根据自己的性格、兴趣爱好、价值取向及社会需要等做出理性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圈定几所高校和专业。
第二问高校。了解圈定高校往年在我省的录取信息,尽管今年一本和二本都实行大平行,最近三年的报考和录取信息仍具有参考价值。
第三问专业。选专业应以个人性格和职业规划为基点,围绕专业是什么、学什么和干什么广泛搜集信息,内容主要包括专业课程设置、专业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向和专业就业方向以及办学实力等。
有些专业考生和家长容易望文生义,在报考前要详细了解。
苗振青说,学校有个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这是个应用数学类的专业,而有些考生和家长把它误解为计算机类的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