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芹菜实施保护价销售,确保生产地每斤芹菜的售价不低于一毛;引导菜农进入城市社区便利店和蔬菜直销点销售,并免除摊位费等费用……
今年以来,郑州市及周边地区芹菜、莴笋等季节性蔬菜,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滞销现象。
为切实保护蔬菜种植户利益,近日郑州市委、市政府出台十大应急举措。
事件回顾
莴笋、芹菜遭贱卖,种植面积扩大是主因
眼下正是莴笋、芹菜大量上市的季节,不过很多菜农却并不开心。
近段时期,郑州市惠济区张庄村的多位菜农反映说,莴笋大量上市,但他们村的莴笋8分钱一斤也没人要。无奈之下,有菜农只好把1200多斤的莴笋拿去喂牛。
同样心痛的还有中牟县的菜农。今年中牟县的芹菜大获丰收,令人心痛的是,品相好的芹菜收购价每斤才一毛钱,品相差的每斤只有5分钱,这样算下来,每亩芹菜要赔1000多元。
菜农们认为,芹菜种植面积扩大和收菜人减少,是导致芹菜价贱滞销的双重因素。有菜农说,去年行情好,不少菜农都改种芹菜,扩大了种植面积。
而据中牟县农业局园艺站王肖峰介绍,中牟今年芹菜种植面积近2万亩,比去年增加了至少20%。
4月中旬,媒体对中牟芹菜丰收滞销的事情进行报道后,诸多客商纷纷到中牟收购芹菜,为中牟县菜农解忧。
截至4月20日,中牟芹菜的价格已升至0.12元/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