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上午,记者在郑州市黄河迎宾馆采访教育组政协委员提案讨论时关注到,河南如何实现到2012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省内生产总值比例4%的目标,成为教育界委员共同重点关注的话题。
上午9时,在教育组讨论厅,共有53名来自河南教育战线上的政协委员及4名列席人员参加了河南省第十届四次政协提案的讨论。在省教育厅副厅长肖新生、省委高校副书记张亚伟的召集下,会议首先传达了省委、省政府对本次政协会议及部分领导岗位调整的高度重视。
会上,委员一致对主席王全书、副主席王平15日做的政协工作报告及提案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寄予厚望。
委员戚世钧、谢振山、林世选、陈一峰、陈兴民、邹友峰、朱诚身、王光龙在解读提案时建议,目前,河南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关键时期要解决好教育资源配置不均、就业压力大、人才培养短板等问题,必须健全完善好教育民主监督、民主建议制度,必须解决好校企合作两张皮,必须找准河南高校与“985”高校的差距,必须实现人口大省向人力资源大省的转变,要解决这一系列问题,必须解决好资金的困惑。
谈到河南高校“十二五”的发展时,委员们表示,河南通过近几年的发展,本省的大学已初具规模,但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关键还是要解决好各校的运行压力,尤其部分高校贷款压力很大,已成为教育事业发展、壮大面临的瓶颈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到2012年,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4%的目标。2010年河南的生产总值(GDP)达2万亿元以上,教育投入至少应该800亿,长远来看,如果能实现这一目标,4%太值得期待了!
来源:中国日报河南记者站(记者 杨波) 编辑:杨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