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华中地区>河南>河南新闻
洛阳市宜阳县应急救援大队奋战在救援第一线
2010-09-08 14:04:15      来源:中国日报河南记者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洛阳市宜阳县应急救援大队奋战在救援第一线

宜阳县应急救援大队正式成立
 

洛阳市宜阳县应急救援大队奋战在救援第一线

宜阳县应急救援大队官兵解救被困群众

洛阳市宜阳县地处豫西山区,境内崇山峻岭叠嶂,悠悠洛河横贯东西,矿山开采区星罗棋布,特殊的地理环境导致自然灾害和各类突发事件频发,防范和应对各类突发事件任务十分艰巨。据统计,自2008年至今两年半的时间内,宜阳县消防部队接警出动次数为728次,其中抢险救援及群众遇险救助就达439次,2010年上半年抢险救援次数更是已占到出警总次数的67.7%。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建立一支专业从事抢险救灾、处置危险伤害和应对突发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队伍。

2010年7月1日,70万宜阳人民迎来了一件与自己的生活密切相关的盛事,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并结合本地实际需要,一只以县公安消防大队为依托、专门从事应急救援工作的队伍——宜阳县应急救援大队正式宣告成立。市、县主管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纷纷自发涌向应急救援大队所在地——宜阳县消防大队,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意义的时刻。宜阳县应急救援大队组建两个月来,全体官兵不负社会各界和全县人民的重托,以保护国家财产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己任,发扬英勇顽强作风,克服装备不足等不利因素,昼夜奋战在锦屏山麓、洛水两岸,用自己的鲜血和汗水,谱写了一段段富有传奇色彩的英雄壮举。

神兵天降 勇救花果山景区被困游客

7月17日,突如其来的强降雨,导致国家森林公园花果山旅游景区山洪暴发,汹涌的山洪顺着景区连绵不断的山势呼啸而下,一瞬间,进出景区的唯一道路被过膝深的洪水淹没,山上几十辆汽车和30余名游客被困景区内无法下山,游客们焦急万分地望着面前的山洪举手无策。下午15时14分,宜阳县119通信指挥中心接警后,12名应急救援大队的消防官兵,迅速驾驶抢险救援车辆冒雨向75公里之外的花果山景区进发。

16时05分,消防官兵到达事发现场。只见花果山将去山门口洪水滔滔,唯一的上山通道被洪水隔断,六米多宽的水泥路面积水达50多厘米,由于山洪仍然在持续奔泻,被困道路对面的数十名游客无法过来。为了迅速解救对岸被困群众和车辆,两名抢险队员随身携带漂浮绳,不顾个人安危一步步趟过急流,到达对岸后,将绳索固定在道路旁边的大树上,与彼岸的抢险队员共同搭建起了一天安全通道。

紧接着,抢险队员们一趟又一趟趟过急流,搀扶着游客小心翼翼涉过山洪,然后转移到安全地带。 17时28分,经过抢险队员90多分钟的紧张奋战,被困警区的30多名游客被安全转移,滞留景区的十余辆汽车也安全通过,在抢险队员的看护下,所有花果山旅游景区的游客和车辆全部安全下山,人们感激的称赞:“消防官兵真是犹如神兵天降,救助我们安全下山!”

奋战汪洋 官兵搏击洪水解救被困群众

7月24日傍晚,持续两天的暴雨致使洛河河水暴涨,宜阳县张坞乡尚坞村正在河边滩区养殖场劳动的3名群众被暴涨的洪水围困,面临被滔滔洪水冲走的危险。

危急时刻,他们焦急万分拨打119电话向消防官兵求救。当晚18点50分,宜阳县119通信指挥中心接到遇险群众求援电话。险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大队教导员张友勤迅速带领10名官兵冒雨赶赴50公里外的事发现场。

19点25分,消防官兵终于到达张坞乡尚坞村洛河岸边。此时已是黄昏,天空中大雨依然在下个不停。指挥员张友勤迅速观察现场环境,只见往日空旷的洛河滩区由于洪水暴涨,眼下已经成了一片汪洋,距岸边200多米处,被困的3名群众正在被洪水淹没小养猪场内焦急的等待救援。而此时河水水位还在持续上涨,如不迅速涉水到达河中心将被困群众解救出来,后果不堪设想。

指挥员张友勤果断决定,迅速带领由四名队员涉水过河,解救3名被困群众上岸。张友勤和另外四名队员,穿上救生衣,携带救生圈、救援漂浮绳等水上救援物品,相互扶持着小心翼翼淌着汹涌的洪水,一步步艰难的向前行进….. 经过15分钟的艰难跋涉,张友勤和消防官兵们终于到达被困群众身边,救援队员将自己的救生衣脱下来,穿在3名群众身上,随即准备返回岸边。这时,消防官兵们发现,来时刚刚过膝盖的洪水,这时已经暴涨到胸部以上。

为了保护好群众的生命安全,抢险队员们将被救的群众环绕在中间,小心谨慎地搀扶保护着3名群众,抓牢漂浮救援绳索,在激流中一步步向岸边返回。奔流的洪水和一个个浪头汹涌的打向着消防官兵和群众,凶险的河浪一次又一次险些将他们冲倒。官兵们一边小心翼翼的保护着群众,一边紧紧攥紧漂浮绳,艰难的向前行进……. 经过近40分钟的顽强奋战,官兵们终于成功将3名被洪水围困群众安全抢救上岸。

连续作战 冒雨成功解高塔被困工人

7月24日深夜九时许,黑夜笼罩大地,夜幕中大雨依然在淅淅沥沥的飘洒。刚刚在张坞乡尚坞村完成抢险救援任务的抢险救援官兵们,正在返回营区途中,行至县城滨河路洛河岸边水利观测铁塔下的时候,遇到一名工人冒雨站在路边,焦急的呼救。带队的教导员张友勤闻讯后,迅速命令停车了解情况。

原来,由于连续暴雨使洛河水暴涨,县水利局特别调集水利技术人员设立了河流铁塔观测哨,密切监视洪水情况。此时,夜幕笼罩大雨滂沱,两名被困正在高塔上的正在进行洛河水位观测人员。由于滑辘失灵被卡在粗粗的钢索上,被困在高塔上进退两难。张友勤教导员通过现场观察,指挥救援队员仇伟东等两名战士戴好安全防护绳,小心翼翼的攀登上30多米高的铁塔,在帮助两人慢慢迈出观测滑辘后,与被困在塔上的两名水利技术人员成功会合,抢险队员在高塔上为他们系上安全绳,然后小心翼翼的接应护卫着两人一步步向下挪动。经过十多分钟的奋战,最终成功将两名被困高塔的水利人员解救到地面。

宜阳县应急救援大队组建以来,快速反应能力和综合应急救援能力显著增强,截止目前,已成功完成暴雨灾害救援、落水人员救助、急危事件抢险等各类突发事件32起,解救群众60余人。消防官兵们英勇无畏、顽强奋战开展抢险救援的事迹受到了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中央电视台、中国日报、中国消防在线、河南法制报、河南电视台、洛阳日报等中央、省、市主流媒体都先做了报道,同时,也得到了宜阳县社会各界和县委、县政府的充分肯定及高度重视。

来源:中国日报河南记者(记者焦宏昌 见习记者 杨东伟 通讯员 张左宏) 编辑:杨鑫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打击假冒产品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
>> 详细

各地新闻
(记者田俊荣)中国银行业协会15日发布《关于加强银行服务收费自律工作的六点共识》。该共识提出,在进行科学成本测算基础上,对自助机具及电子银行业务等相关服务项目尽可能给予优惠,鼓励引导客户更多使用自助机具及网上银行服务。>> 详细
点击排行
  北京西城区外来人口持暂居证将享市民待遇
文化部集中清理237家违规网络音乐网站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