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领导小组扩大会议上获悉,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已于今年6月8 日正式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
2009 年12 月,《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正式印发,标志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海南发展面临新的历史机遇。为全面贯彻落实好《意见》精神,海南省委、省政府组织编制了《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规划纲要按照《意见》明确的指导思想、战略定位、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在全面分析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内外部条件的基础上,从空间布局、基础建设、产业发展、保障措施、近期行动计划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工作安排。
《纲要》正式发布后,引发海南各界热议,有关人士在充分肯定《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为海南今后发展指明方向的同时,也纷纷结合各自工作情况畅谈感受。
海南省旅游发展研究会会长王健生表示,如果说国际旅游岛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海南发展提供了一个大的发展目标和方向,《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就是为海南发展提供了更为实用的可操作性大纲。纲要从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目标、发展原则、空间布局、产业结构调整以及近期计划等多方面做了细致解读和规划,其实际操作性非常强,并能从根本上凸显阶段性、区域性优势,解决海南旅游长久以来层次不明、鱼目混珠的混乱局面。
其中特别是空间布局的规划,施行旅游市县功能组团,这将很好的实现区域性经济协调,顺应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从原来的粗放式经济发展转向以国际旅游岛为终极目标的可持续性发展,以统领式的上位规划,为海南各旅游市县明确旅游定位和规划,再以旅游作为主导产业,充分发挥区域优势,从而带动和提升核心竞争优势,将海南旅游融入整体产业,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实现整体突破,推动整体经济全面发展。
海南省旅游协会旅游饭店分会会长张会发表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将加大旅游服务业投入比重,这将为海南旅游酒店业吸引更多投资和人才创造条件。纲要为海南旅游指明了未来科学发展方向,但他同时建议要根据地域和资源特色详细制定酒店开发建设细则。
酒店业是一项以劳动业为主的产业,对解决当地人口就业有很大帮助。为此,酒店建设也应该根据地域特点、人口经济以及市场需求等因素来决定其发展密度、规模、档次、主题等具体方向。例如,类似五指山等地区可少发展高星级酒店,转为发展经济性家庭酒店,更符合地域特色和需求;三亚等特色海景区域则重点发展星级酒店,满足高消费人群的需求;类似家庭旅馆和凸显民风民俗的特色酒店则可在乡村寻求更大发展,发挥独特优势。
文昌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副主任云泰创表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为各市县旅游发展指出了明确方向和目标,让市县旅游找准了定位,凸显各自资源优势,让他们开展起工作来更加顺利,有利于发挥各自优势,推进推成出新,有效避免了以往海南市县旅游发展重复建设、盲目跟风的诟病。
文昌将按照纲要要求,将城市的发展主题定位为“椰林海岸,航天文化” ,目前,文昌市已经报送了滨海地域旅游区、八门湾红树林、抱虎角、铜鼓岭、航天发射中心主题公园等多个区域和项目的规划,还将建设发展特色滨海观光道,争取在国际旅游岛建设中发挥自己的优势,求得更大的发展。
海南大学教授、海南省委决策咨询小组成员、省政府咨询顾问曹锡仁说,《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被批准以后,使得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有了更加具体和规范的依据。
曹锡仁说,国际旅游岛建设是经济社会文化政治全面协调的发展,不是单一的旅游业。因此上上下下要有耐心,既要抓紧更要追求质量。打牢基础的同时,更要寻找问题在哪,找准影响海南可持续又好又快发展的着力点。不仅仅抓项目,更不能忘记长远的社会建设文化建设。
他希望,希望各级政府党委把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提高到一个与经济建设同步的地位。
他认为,打牢基础,软硬基础同等重要,甚至软的更重,有时可能慢点,但可能做得更好更持续。
来源:中国日报海南记者站(记者 黄一鸣 张欢)编辑: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