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上午,“海口市列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新闻发布会”在海口市政府召开。2010年3月12日 ,海南省政府向科技部推荐海口市申报“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近日国家科技部以国科函[2010]77 号正式函复海南省人民政府,同意将海口市列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这标志着海口市创新型城市建设迈入新的历史阶段,是海口市建设创新型城市新的起点。
近年来海口市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把自主创新战略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努力拓展对外科技交流合作,海口市科技新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高,科技事业快速发展,为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2009 年,海口市通过国家新标准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共有36家,占海南全省47家的76.6%,实现工业总产值101.3亿元,同比增长13.1% ,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势头良好。工业总量不断扩大,海口市生产总值由2006年的350亿元增长到2009年的487 亿元,年均增长11.5%。专利申请量达844件,同比增长24.5% ;授权量484件,同比增长 88.3% ,发明专利申请量、发明专利授权量等指标均居全省第一。海口市在争取市级及以上项目和科技资金方面成效明显。获得国家级、省、市各类科技项目经费7565余万元,市财政科技投入 5917 万元,有力地推动了企业不断创新和产业升级。2009年,创建了国家级创新试点企业7家,市创新型企业9 家;截止目前,全市拥有国家级新型企业 1家,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6 家,市级创新型企业14 家;省级重点实验室22 家,市级重点实验室11 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4 家,省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5 家,科技创新体系初步建立。培育了国家级知识产权试点企业5家,省级知识产权试点企业 3家,市级知识产权试点企业13 家,市级知识产权示范企业10 家,为推动海口市企业的创新发展发挥了积极的示范作用。海口市在原有基础上继续深化电子农务体系建设,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截止目前,海口市共建设电子农务服务点18 个;建设电子农务新技术、新口种科技示范基地14个;在全市249 个行政村各培育1 名电子农务信息员。
面对新的发展机遇,海口市将以自主创新作为发展引擎,以国际旅游岛建设为契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实施国家自主创新战略,以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为导向,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营造创新友好环境为突破口,健全创新体系、聚集创新资源、突出效益效率、着眼引领示范。探索区域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创新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和文化全面创新,增强城市综合实力,为实现创新型城市建设目标奠定坚实基础。力争到2015 年建成充满活力、特色鲜明的技术创新型城市。全社会研究开发费用(R&D)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2.5% 以上,技术创新能力达到全国省会城市中等水平;实现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20%,发明专利授权量占专利授权总量的40%以上,专利应用量年均增长 15% ;扶持一批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0%;三次产业比例达到5 :25:70 ,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20% 。到2020 年,海口全社会研究开发费用(R&D)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 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5%;三次产业比例达到4 :22:74 。城市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建成创新环境友好、创新体系健全、创新效率高、创新效益好、创新辐射范围广、创新引领作用强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创新型城市。
来源:中国日报海南记者站 (记者 张欢 傅廷臻) 编辑:邓京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