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桂林市委书记刘君(中)在桂林高新区工委、七星区委书记赵德明(左)和桂林高新区管委会主任、七星区人民政府区长何运保(右)的陪同下到新区园区视察工作(资料照片)。 黄绪兴 摄
1991年成立的桂林国家高新区,是我国首批国家级高新区,也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第一个国家级高新区,位于漓江东岸。"我们首当其冲的任务就是保护漓江,漓江的生态决定了我们不能搞重化工业,但恰恰成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一大优势,转变发展方式就是要往文化创意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上转。"桂林市委书记刘君说。
截至目前,在七星高新区,像云尚、网丫这样的文化产业企业190多家,包括来自北京、广州、成都的一些动漫企业。文化产业产值超过20亿元,其增加值已占辖区GDP的8%以上。
为了壮大文化创意产业,桂林市高新区可谓费尽心机。高新区区委书记赵德明被誉为"文化书记"。他曾主政的桂林市永福县因打造"福寿文化节"而远近闻名。据他介绍,高新区专门建立了占地面积110多亩,总建筑面积12.5万平方米的创意产业园,也是目前广西最大的软件、动漫、创意设计产业基地。从而形成了以创意产业园为核心园区,高新区创业大厦、创新大厦、大学科技园、漓东孵化器等分布四周,"一区多园"的创意产业发展格局。
同时,还设立了《桂林国家高新区创意产业园准入条件》《桂林国家高新区关于加快推进创意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桂林国家高新区七星区鼓励创意企业做大做强奖励暂行办法》,对产业以及相关配套产业的准入条件做了明确规定。另外,还在拓宽融资渠道、构建服务体系、加大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设立了100万元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目前,漓江边的文化创意产业,星星之火正在呈现燎原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