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华南地区>广西>医疗健康
广西打造中医药千亿元产业亟待突破若干瓶颈
2011-08-10 11:37:21      来源:新华网广西频道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广西中医药民族医药产业发展三大瓶颈不容忽视

尽管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但广西发展中医药民族医药产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亦不容忽视。长期以来,由于缺乏科学规划、资源整合及强势医药制造龙头企业的带动,广西中医药民族医药工业产值一直在低水平徘徊,2009年的产值仅为92亿元人民币。目前,广西拥有4个中药材一类国际贸易口岸,3个国家级和地方级传统中药材集散地,但中草药种植、中成药销售、中药材贸易年产总值仅为120亿元人民币左右。

在5月23日举行的第三届中国(玉林)中医药博览会南方药都论坛——广西中医药壮瑶医药千亿元产业战略研讨会上,与会专家认为,目前广西中医药民族医药产业发展还存在以下一些瓶颈和困难:

首先是质量标准体系缺失。据统计,目前国家批准上市的民族成药主要有藏、蒙、维等三类,没有壮成药。另一方面,在国家已经颁布实施的民族药材质量标准中,也未收入壮药材。广西是全国药用资源最为丰富的省区之一,有文献记载的民族药2300余种,常用壮药超过700种,但迄今广西却没有一个“国字号”的壮药或壮药材。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刘华钢认为,虽然有历史上的欠帐,但更主要的是壮医、壮药同步协调发展的问题。药品作为特殊商品,上市前必须经过政府严格的审评、审查,满足“安全、有效、质量可控”三个基本条件,民族药也不例外。

其次,广西中医药民族医药的制药企业规模小,制造业集约化程度低。广西小型制药企业占主体,实力有限,对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不高,科技投入不足,创新产品少。产学研结合不不够紧密,许多企业不了解高校、科研院所的研发条件和能力,高校、科研院所不了解企业的技术需求,未形成有效的产学研合作机制。此外,广西资本市场发育还不完善,无法吸引更多的风险投资和社会资本投入到中医药这一研制难度大、周期长、高风险的产业。

同时,产业创新人才少,科技创新能力偏弱,也影响中医药民族医药产业做大做强。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庞军分析认为,由于待遇和体制、机制等原因,广西医药企业对高端人才普遍缺乏吸引力。整个广西医药企业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高素质技术工人都十分匮乏,严重制约了中医药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由于应用基础研究薄弱,导致许多原料药材因无节制的采挖呈现枯竭态势;中药系列产品工艺改良、质量提高等深度开发乃至新药创制,缺乏科学理论和研究基础的支持;用于开发新药的处方未经反复筛选就付诸研究,效果很不理想。由于广西没有强势的医药制造龙头企业,领军作用不明显,优势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和发挥。2010年中国医药企业利润总额前100位的企业中,广西上榜的只有2家。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聚焦南方洪涝灾害
>> 详细

各地新闻
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伟大觉醒,显示了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愿望、勇敢开辟建设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决心。>> 详细
点击排行
  8月10日我航母平台进行出海航行试验
国防部否认"解放军部队广西边境集结"传闻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