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乡里的教育检查员李健透露,乡里共有六个村,每个村都有一所小学。 乡里大概有1000名学生,他们中的大多数都要步行一至两个小时才能到学校。他说:“学生步行三五公里去学校在这里是很常见的。”因为家和学校的距离很远,导致很多学生中午吃不上午饭。
一个当地志愿者团队走访了这些小学,然后把学生中午没有午饭的情况告诉了一些媒体机构。邓飞知道了这个消息后,决定去一些其他的学校了解是否有类似的情况。
从贵州回来后,邓飞把这些学生面临的困境都写到了他的微博上,并发动网民帮助这些学生吃上免费的午餐。
邓飞的微博有超过两万四千名粉丝,他相信微博对于做慈善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因为信息在这上面可以透明并高效地进行传播。
最后,他决定把捐款交给黔西县 花溪乡的沙坝小学。免费午餐在今年4月2日正式开始,从那时起,学校的169名学生就能吃到热腾腾的午餐了。
这项活动现在依然以这种方式进行。根据邓飞的团队和当地教育部门的协议,志愿者团队需要把捐款交给一个由当地政府监管的慈善基金来保证这个项目的正常运行和食物的安全。
花溪乡教育部门主管李建华说:“最初的两万元已经收到了,并且已经在4月帮助沙坝小学的学生吃上了免费午餐。”
根据李的估算,包含米饭、土豆、蔬菜和豆腐的一顿午餐,每个学生午饭的花费为2.3元人民币。他说:“考虑到人工成本和电费,每个学校每年的免费午餐将接近10万元。”
“我们知道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保证这个项目顺利运行,所以我们食品安全是头等大事。”
杨询今年34岁,学校聘用她作厨师,并每月给她800元的工资。她每个星期从乡里买来做饭用的食材,并保证每天的饭菜不会重样。
她说:“他们要求我要有当地卫生部门的健康证,只要沙坝小学还有学生,这个规定就一直在。”
在其他地方,红板小学已经跟天涯社区的一位市场策划梁树生还有他的志愿者团队联系上了。
梁树生在淘宝网开设了一个慈善商店,号召网民在网上捐款,来帮助学生们得到免费的午餐。他把“爱”作为商品在网上出售,每一件“爱”售价5元,截止5月底已经售出了8万5千份“爱”,收到了超过43万元的捐赠。
他说:“很多好心人捐赠5块或者10块,那对于他们来说或许不多,但是对这些孩子的帮助却是一个巨大的。”
另一方面,邓飞为他的项目制定了目标:在接下来的5年为全国100所乡村小学的学生提供免费午餐。
截止五月底,在邓飞的努力下,他的团队已经募集了超过一千一百万元人民币,并帮助了贵州、广西、湖南、云南、广东和河南总共23所小学的学生。
他说:“我们希望未来的某天,政府可以承担起这个责任,保证所有乡村小学的学生都能吃到免费午餐。”
今年年初,黔西县教育部门启动了一个项目,旨在保证带午餐去学校的学生可以吃到热的饭菜。
黔西县教育部门德育办主任龙胜勇说:“我们为县里每所小学提供了加热设备并保证有工作人员帮学生加热食物。”
他说:“要保证每个农村小学生都有午餐,最要紧的是劝说孩子的父母为他们准备食物。但是很多家长并不把这当回事。”
来源:中国日报贵州记者站(中国日报记者邱博 贺丹 采写 实习记者 陈姗姗 翻译) 编辑: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