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奇帆:加强宏观调控 化解金融危机

2011-10-29 10:06:11 来源:重庆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我们的金融系统要汲取华尔街的教训,认识到金融就是工商企业的服务员,是社会融通的服务员,百业兴则金融兴,百业枯则金融亡,一定要把这个位置摆正

对于国内的金融机构,我们要防止欧美发达国家金融业出现的问题。我们必须要认识到,金融是服务业,服务于工商企业,百业兴则金融兴,百业枯则金融亡,这是宗旨。

当前,国内金融机构也存在五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每次经济宏观调控时,人民银行会适时采取一些合理的货币政策,但是由于金融机构层层叠加,一叠加就过了,真理多走一步就成谬误,最后效果就会出问题。

第二,银根收紧后,社会资金紧张,就可能出现高利贷。金融机构这时不是站出来为中小企业融资理财服务,没有采取措施去遏制高利贷,反而是贷款理财盛行,很多合理的贷款业务转成理财业务,银行放资金,信托加一码,中介机构再加一码,还有各种手续费,就变成中利贷甚至高利贷了。金融机构过度的逐利行为,导致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成本增加。

三是一些金融机构因觉得自己是中心,以老大自居,对工商企业不讲诚信,承诺的贷款也随心所欲更改,拿钱去放高利贷、中利贷,去理财了。比如,现在调控房地产,对合格的首套房购买者,取消了按揭贷款或者大幅提高门槛,抑制了正常的消费。为什么合格的买房人,不能申请按揭贷款?就是因为一些金融机构以逐利为目的,说变就变,不讲诚信。

四是金融机构高管的收入过高。尽管没有华尔街那么高,但与其他行业相比仍很高,别的行业高管年薪30万,银行金融高管年薪可能100万、200万。金融高管薪酬高一点也没有关系,但是不能将高薪与巨大的盈利预期联系在一起,如果完不成利润指标,200万就立刻变20万,这样的指标考核,会逼着从业者不择手段去逐利。

五是金融机构为工商企业服务的意识不强。现代社会最终摆脱经济困境,关键要靠科技创新,要靠工商企业把有战略意义的高新科技转化成大规模的产业,产生市场的增量、社会的增量、GDP的增量,用这个增量克服消失了的存量,克服亏损掉的坏账,社会才能持续健康地发展。因此,金融业要摆正位置,好好研究怎么为工商企业服务,使工商企业健康成长。

重庆金融形势总体良好,金融业与工商企业互利合作共同发展

黄奇帆说,重庆的金融形势总体良好,金融业与工商企业互利合作共同发展。第一,重庆金融机构与工商企业间相互守信,工商企业尽量不坏银行的账,银行对工商企业加大融资服务。最近几年,重庆的不良贷款率,已经下降到了0.6%左右,在全国是最低的省份之一。

第二,重庆市政府努力推动非银行金融机构发展。这些非银行金融机构,不管是租赁公司、小贷公司、风险投资基金、担保公司、私募股权基金等,事实上都是为中小企业服务。由于这些金融机构比较活跃,他们成了银行和企业之间的桥梁。总的来说,重庆中小企业每年融资贷款量占全社会新增贷款量的50%左右,因此,相对而言,重庆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比别的地方更加宽松。

第三,由于金融机构服务到位,重庆范围内,高利贷现象很少。一方面通过“打黑”,把非法的地下高利贷打掉了,另一方面,重庆的各大银行及小贷公司、担保公司、租赁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服务到位,这样就挤占了高利贷的生存空间。如果有利率为百分之十几、二十的中利贷可借,谁还会借利率为百分之五六十的高利贷呢?

第四,我们加强了“三农”融资服务,尤其是针对农村家庭和农民个人的贷款。全国55万亿贷款,农村的八九亿农民,家庭个人贷款只有2000亿不到。我们最近正在努力推动农民家庭贷款,政府专门成立了一个30亿资本金、能担保300亿贷款的担保公司,专门为农户、农民个人贷款提供担保。因此,今年重庆农户和农民贷款可能上100亿,力争2015年到1000亿,这是我们市委、市政府的目标。

第五,我们采取“1+3+3”措施推动微型企业发展。凡老百姓自己创业,10万元资本金加上带动七八个人一起干活,我们就给他3万到5万元的财政补助,银行给予资本金等额贷款,同时,还给他等额资本金的税收减免,支持其发展。此外,再搭建培训、担保、产业园3个平台,扶持其发展壮大。一年多时间,重庆办了4万多个微型企业,带动30万人就业。

在宏观上,重庆着力打造中国内陆最好的“五低”环境,最低的税费,最低的土地房产成本,最低的油电煤要素成本,最低的物流运输成本,最低的金融融通成本。我们认为,这“五低”的概念,符合供应学派的理论,通货膨胀时,能克服通货膨胀,降低物价;危机时,能帮助企业渡过难关。长期来说,“五低”的地方,一定能实现人财两旺,人民幸福安康。

来源:重庆日报 编辑:于姝楠

编辑: yushunan  标签: 金融危机 工商经济 加强宏观 实体经济 贷款余额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精彩热图

春节长假综合症全面暴发

花灯上市龙灯走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