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红庙岭垃圾处理场未见分类 民间“淘宝大军”却自动分类

作者:人民网 林长生 李羽超 来源:人民网-福建频道
2013-04-12 15:22:09
分享

福州一年花3亿元“扫地”,“民间淘宝大军”自动对垃圾分类

红庙岭是福州的后花园,垃圾综合处理场已经饱和且超期服役。福州正在立项,准备在闽侯建设第二个焚烧厂,今年开始立项,届时有望实现八九成的垃圾焚烧。

清明前,人民网记者随车看到的红庙岭垃圾填埋场一期的超期服役场景。4月8日,红庙岭垃圾综合处理场郑场长说,这个处理场是20年前设计的,1994年动工建设,1995年10月投入使用的。一期填埋场早就饱和并于2011年7月停止使用。因为二期填埋场分期建设施工需要,临时再启用,作为过渡手段。

目前,红庙岭垃圾综合处理场一天填埋800吨垃圾,焚烧1600吨垃圾。郑场长说,环卫部门负责收集,他们处理场负责处理,不可能由他们来垃圾分类。“垃圾分类也是环卫处负责,一天两千多吨的垃圾像一座小山,不可能我们处理。发达国家也没有这样集中分类的。”

两年前,福州市鼓楼区每天的垃圾量是720吨,现在是730吨左右。福州市鼓楼区环卫处主任肖建星说,居民生活水平高和服务业水平高,垃圾越多,这是规律。城市的环境卫生是一个整体规划,不单是一个区的处理方式。垃圾焚烧、填埋压力很大,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只能走减量化和无害化处理,并逐步减少填埋。

福州市环卫处处长林长盛说,红庙岭垃圾综合处理场投入使用时,当时的垃圾是800-1000吨,随着城市的发展加快,福州2000年上马了垃圾焚烧厂。红庙岭每天填埋和焚烧的垃圾总量达2400吨。福州市区每天有几千人的“淘宝大军”,会把垃圾箱里的可回收垃圾捡得干干净净,甚至把有锁的垃圾箱撬开,垃圾弄得到处都是。林长盛说,居民家里可回收的垃圾比较少,有用的基本就卖掉了或被别人捡走了。要解决生活垃圾处理问题,还得从源头减量,包括对垃圾科学处理和利用,甚至变废为宝。

福州城市的清洁公用道路费用之前是9000万元,今年要达到3亿元,每平方米近15元,“这还不包括其他的环卫设施建设的投入,就是仅仅扫路而已。”林长盛说,福州正大力推广社会化购买服务,由政府出钱让专业的保洁公司来清扫城市公用道路,目前已有8家省内外比较大型的城市保洁公司参与。福州从去年3月份至今一年,大概有40%的道路清洁推向市场,福州计划到年底为止,把所有的市政道路清洁推向市场化。除了前端的日常垃圾的清扫今年底全部推向市场,中间的垃圾收集、清运、转场压缩,也要争取推向市场。

分享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