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庙岭垃圾处理场:垃圾处理终端也未见分类
在城市里有垃圾分类桶的地方,垃圾清扫和收集,没有见到分类的迹象,这是人民网记者在街头调查看到的景象。4月2日,人民网记者从市区跟随垃圾车到红庙岭,探访这个20年前设计的垃圾综合处理场,在这个垃圾处理终端也没看到有垃圾分类处理的情况。
4月2日中午11时许,人民记者守候在杨桥东路和南后街口交界处,观察垃圾的丢弃和清扫、收集,没看到有垃圾分类的情况。在护栏内侧的杨桥路上,已有5个垃圾桶一溜摆开,有些垃圾已经满得垃圾桶无法盖上,几个清洁工从别的地方往这里拉垃圾桶。
12点20分左右,垃圾车过来装垃圾。往常,这是个禁止违规停车的地方,司机就直接停在机动车道上。问师傅,这里经常有私家车被摄像头拍到,这样停车不会吃罚单吗?师傅说,一般不会,他们是在做垃圾清运,拍到了可以去申请行政复议。
有司机说,一车垃圾可以载到9吨重。这位师傅说,这个超载太厉害了,老板当然希望你运得越多越好,但他一车一般只载六七吨。
临近下午2点,垃圾车到华林路和北大路交界处附近,最后一个点收集垃圾的现场,清洁工把垃圾桶放到车上操作时,地上又散落了几处垃圾,地上有污水扩散开来,臭味也随即飘散。
垃圾车开往红庙岭垃圾综合处理场。一路上,驾驶室里都能闻到令人作呕的垃圾味道。司机说,他们已经习惯了,不戴手套,也不戴口罩。从装完垃圾到运送抵达目的地,约50分钟的车程。到红庙岭的地界,一路坑坑洼洼,除了车晃得人难受外,垃圾飘过来的臭味更让人有呼吸不畅的感觉。几个路段正在修路,司机说他们的车轮胎比平常更容易坏。开了20年垃圾车的师傅说,大清早在山路上开车,山上和山涧坑里经常云雾缭绕,看不清路,曾经有两辆车开到山沟沟里,还好司机都没大碍。
司机刷卡过关,在山上最后一段泥泞的土路行走后,车最终到达垃圾填埋场地。眼前,成片的垃圾组成了另一个不为外人知道的腐臭世界。不远处,是垃圾焚烧厂。在填埋场,司机操纵着车自动卸载垃圾,车后面有几个不像是工作人员的人在成片堆积的垃圾中捡着瓶瓶罐罐。师傅说,这里垃圾也不会再分类了,垃圾统一埋掉。
车子红庙岭垃圾场出来,弯过小山头的驾驶员培训点,路上还飘来一阵恶臭。驾驶员说,那是车上垃圾没卸干净掉在地上造成的。
车到森林公园附近,在圣东补胎店,司机把车停下来,他的后轮胎又破了一个。车停下来后,在山上闻到的那股恶臭又出现了。司机说,这里基本上是运垃圾车的固定维修点了,这个很臭的味道是垃圾滴漏造成的,每天会有洒水车来专门冲洗,因为这个点离森林公园和“七公里处”都很近,要不,会对附近游玩或活动的人造成不便。
相关文章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