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进入节后首个客流高峰期
1月23日晚,香港旅游发展局举行“2012国泰航空新春国际汇演之夜”,今年的巡游汇演以“国际都会,环球派对”为主题,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共35支花车和表演队伍分别呈现富有地方色彩的精湛表演。“巨型龙”助威香港龙年新春国际汇演花车巡游。中新社记者任海霞 摄
旅游市场持续升温
春节假日已经过去四天,国内旅游市场持续升温,各地进一步落实旅游安全保障,确保旅游市场安全有序运行。
来自全国假日旅游部际协调会议办公室的消息称,各级假日旅游协调机构成员单位正进一步落实旅游安全保障、信息发布、便民措施等方面的工作,更好地满足游客假日旅游需求。
据全国假日办统计,春节假日前四天,辽宁省接待游客534.8万人次,同比增长10.58%,创历史新高。山东省前四天纳入预报统计的25个监测景区接待游客142万人次,同比增长17%。贵州省前四天接待游客164.88万人次,同比增长25.57%。长假前四天,广州白云山、广州动物园、长隆度假区、莲花山旅游区和广州塔等5家重点景点景区接待游客21.1万人次,广州一日游接待3.74万人次。深圳市重点监测的25家景点,前四天接待游客92.3万人次;为缩减深港居民候检时间,边检部门开辟了“旅行团专门通道”。
1月24日16时至25日16时,全国假日办共接到投诉7件,其中涉及旅行社1件,占投诉总数14.3%;景区景点4件,占投诉总数57.1%;民航交通1件,占投诉总数14.3%;港口客运1件,占投诉总数14.3%。以上投诉均已妥善处理。
据全国假日办通报,1月24日,全国民航全天发送航班5505班,运送旅客73.4494万人;全国铁路发送旅客369.7万人次,共加开旅客客车159列。25日互联网购票和电话订票预售2月5日及以前车票,计划加开客车315列。预计从27日(农历正月初五)开始,全国铁路将进入节后第一个客流高峰期。
1月23日,武汉长春观民俗庙会上福禄寿三星赐福庆祝龙年新春。春节是中国农历的正月初一,春节庆祝活动会从正月初一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中新社发张畅 摄
“反向探亲”微博拜年等悄然兴起
一年一度的春节是全球华人共同的节日。中国人迎接春节的方式尽管在细节上有南、北差异,但总离不开“吃年夜饭”、“游子返乡”、“归家守岁”等主题。当然,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人在过年方式上也有了新的变化。
春节是万家团圆的日子。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回家的诱惑”仍旧无法抗拒。但票难买、车难坐、假期短暂等现实困难常常阻滞异乡儿女们回家的脚步。在这种现实下,“反向探亲”——善解人意的父母们选择来儿女家过年的新年俗悄然兴起。
北京大学社会心理学教授夏学銮表示,尽管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过年新方式冲击着一些曾经彰显亲情的过年习俗,但变化的是形式,不变的是精神,亲情、团聚仍然是春节的主题。
随着新春钟声即将敲响,人们越来越明显感到,以农业文明为基础的一些旧年俗式微甚至消失,新的年俗正在产生并继续发展,除了上述 “反向探亲”悄然兴起外,兑新钞、换年货的“春节经济”持续升温,而微博、微信和自拍视频等时尚拜年方式正越来越多地走进人们的生活。
过去很长时间大热的短信拜年方式,近几年来江河日下,不少网友反映,格式化的短信频频遭遇“撞衫”的尴尬,甚至有人将拜年短信称为“绿色垃圾”。与之相比,许多年轻人更青睐微信、自拍视频等时尚拜年方式,亲手录下视频、音频,让对方感受自己浓浓的祝福。
龙年春节,微博拜年依然很红火。继“凡客体”“淘宝体”“咆哮体”“TVB体”等微博体流行之后,“2012拜年体”火速蹿红。此外,百度贴吧等论坛也“旧瓶装新酒”,纷纷举办“盖楼”大赛。多年活跃在各大论坛上的网友“五one”说,论坛“盖楼”勾起了他美好的回忆:“用盖楼这样的方式拜年,更能体现喜庆热闹的气氛。”
随着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春节几乎成为不少中国年轻人与父母面对面交流的唯一机会。“吃饭、睡觉、挨父母骂”,中国年轻人在网络上用这三个词总结过年在家可以“享受”的事情,也正是这些事情让他们体会到久违的家的感觉。由于平常见面机会少,不少父母都把自己积攒了一年的关心和唠叨集中在春节期间倾诉。春节也变成了儿女在父母面前总结一年工作生活的“汇报会”。
当然,春节有7天假期,不少人都选择利用这段时间出游,北方人选择去南方气候温暖的地方过年,还有好多人选择去国外过年。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段若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