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省政府获悉,《福建省“十二五”人口和计划生育发展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日前正式出台。
平均预期寿命达75.5岁
记者从《规划》中获悉,未来五年,福建确定的发展目标包括:全省人口年平均出生率控制在14‰左右;期末全省总人口控制在3836万人以内(不含新增流动人口);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达90%以上;2015年,全省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5.5岁,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0.5年,婴儿死亡率下降到7‰以下,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到18.0/10万以下。
“十二五”期间,福建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势头将得到有效遏制,逐年趋向正常。按照主体功能区规划,合理引导人口迁移,促进人口有序流动。积极推进重点城镇建设,使农村人口稳步有序向镇区集中,小城镇居民基本享有与城市居民均等化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
新生儿疾病听力筛查超90%
在提高出生人口健康素质方面,《规划》提出,以现有技术可防治的先天性心脏病、神经管畸形、唐氏综合征、先天性听力障碍、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和苯丙酮尿症等6种致愚致残出生缺陷干预为重点,提高福建出生缺陷防治措施的覆盖率,使福建一级、二级、三级防治措施覆盖率分别达到80%、50%和90%以上。
此外,加快产前诊断技术网络项目建设。2011年,力争各设区市建成1所产前诊断技术机构;“十二五”期末,全省孕产妇产前筛查诊断覆盖率分别达50%以上,实施免费产前筛查诊断项目地区,严重多发的致愚致残的神经管畸形、脑积水、21三体综合征、严重内脏肢体畸形和致死性先天性心脏病等5类出生缺陷发生率以2010年为基数下降30%。
“十二五”期间,福建还将加强省新生儿疾病筛查诊断中心技术服务能力建设,在各设区市建成1所新生儿疾病筛查机构和1所新生儿听力诊断机构,全省新生儿疾病听力筛查覆盖率达90%以上。
依法保护妇女土地承包权
《规划》提出,福建将制定有利于女孩健康成长和妇女发展的社会政策,建立关爱女孩公益金制度,在上学、医疗、就业等方面对女孩给予扶持。在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试点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优先将独女户和双女户家庭纳入补助范围并加大补助力度。
依法保护妇女在宅基地、房屋等继承权和土地承包权等方面的合法权益。各地在扶贫济困、慈善救助、贴息贷款、就业服务、项目扶持等方面对计划生育家庭女儿户予以倾斜。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救助贫困母亲和促进女童健康成长方面的重要作用。
全面实施孕妇B超检查登记实名制
《规划》明确,要建立健全各级各部门间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的协调机制和责任机制,健全对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严重地区的重点跟踪管理制度,完善党政负责、部门配合、群众参与的标本兼治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问题工作机制。
健全孕产期保健、住院分娩、产后随访、出生死亡报告、咨询服务等制度,完善出生统计监测体系,建立部门间出生人口信息共享机制。依托省级全员人口信息系统,加强对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 两非”行为的监测和跟踪,严厉查处“两非”案件,建立卫生部门牵头,监察、公安、人口计生、药监等部门配合的“两非”案件联合办案制度和打击“两非”案件补助制度。
全面实施出生人口、孕妇B超检查和终止妊娠登记实名制,改进和完善打击“两非”措施,切实把关口前移,堵塞工作漏洞,促进出生人口性别比趋向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