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培养自学能力
(16)班的一鸣惊人,和其先天优势有离不开的关系。它有一个特殊身份:理科创新实验班。
据龙岩一中副校长陈增武介绍,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龙岩一中便开始设立实验班,“全省大一点的学校,基本上都有设”。
实验班生源组成都是“保送生”,以新罗区的保送生为主,配以少数其它县市区的保送生,一般招50多个人。
从高一到高三,除了转去读文科班的以外,这个班的学生基本稳定,“只出不进”,老师不换。
“可能也是因为这样,我们班的集体感特别强,关系都很好,谁有问题,其他人都会指导,良性竞争。”班长王思璐说。
学生们反映,实验班的教学内容和进度有所不一。比如,实验班理科的教学速度较快,练习试卷难度也相对较大。
另一个区别的是目标制订,“从高一开始,老师经常会提到奥赛”。而校方表示,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上,亦是一个重点。
关键词 50%玩过艺术
除了会读书,(16)班的学生,玩过艺术的人也很多。比如,高考投档分699的黄雨恬,龙岩市理科第二,她的钢琴被认为弹得最好。“我们班大概有一半的学生,有艺术特长。”王思璐说,有的弹钢琴,有的弹古筝,有的弹吉他,有的拉小提琴,还有的会吹笛子,有的学过芭蕾,都是高中以前学习。
班长王思璐以古筝见长,初三时过了古筝九级,“心情不好时弹一弹,可以放松一下。”她说,这和学习并不冲突。
实际上,这一点主要是因为家长和环境。导报记者注意到,住在龙岩中心城区的学生,小时候才会有选择性地学艺术,而住在郊区的孩子,则没有这样的条件。
关键词 体育运动强
“我们班的体育是很强的。”王思璐说,他们曾经在校级运动会上,拿过团体总分第一名。
而据了解,龙岩一中的校级运动会,并不都是严肃的运动,也有诸如趣味投篮、5人6脚跑、集体跳绳等趣味运动。
班里跳得最高的叫谢成炫,家里开养猪场,养了一两百头猪,住在适中镇,今年考分是641分。他个头1.7米,跨越式跳高能跳1.68米,高三那年,他和一名背越式跨栏选手PK,第二次夺冠。
多名学生反映,他们会选择在下午放学后,到操场上长跑,以此来增强体魄,缓解学习压力。
即使是在高三的时候,这群孩子也不忘 “玩耍”。“我们教室隔壁有一个空教室,下课的时候,男生会到隔壁打乒乓球,女生像小学生一样跳绳,有时男生也参加。”一名同学说。
关键词 课外阅读量大
爱看书,课外阅读量大,也是(16)班学生的一个特点。
一个细节体现了他们的爱好。某一个学生个人购买的杂志,往往会传遍整个班级,如散文类的《读者》、时事类的《看天下》等。
有针对于此,学校特别为实验班制作了专用的借书卡,可以借到20本书,还书时间没有限制。
读书最多的其中一名学生叫王漪,“平均每个星期2本书”,3年高中生活有300多本,主要是利用周末阅读,大多数是文学名著,一本《哈利·波特》3小时读完,还看网络小说《明朝那些事儿》等。
看似文静的她,以前也学过跆拳道,喜欢放学后跑800米,目前正在学下围棋,准备拉小提琴。
来源:台海网 编辑: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