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290名来自北京、上海、厦门的游客,28日分别乘坐飞机、游轮抵达宝岛台湾,展开个人游旅程。这标志着两岸旅游交流进入新阶段,不仅为大陆居民赴台旅游提供了新选择,也为台湾旅游业及周边产业带来了新商机,更为两岸人民直接往来提供了新渠道。可以说,赴台个人游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增添了新内容,是一件两岸双方、两岸同胞都欢迎、都受益的好事。
好事更要办好。目前赴台个人游还只是在有限范围内试点,如何使这一新生事物开展得更好、更见成效,需要两岸旅游主管部门、旅行业者和参游游客“当事三方”共同努力,以为进一步开放创造良好条件。
首先,两岸主管部门要加强行业监管,增加更多公共服务。北京、上海及厦门三地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尤其要加强对相关旅行社的监管和指导,要求其严格按照各方面对赴台个人游参游人员的有关规定,对参游人员进行认真审核,消除某些不良行为的隐患;对于个人游业务的各个流程同样需要常监督、常检查,避免无序竞争、恶性竞争。我们也希望台湾观光主管部门本着对大陆游客负责的态度,完善旅游设施,做好行业监管,提供优质服务,尤其要正视大陆团队游开放3年来发生多次恶性事故的前车之鉴,确保大陆游客在台玩得开心、游得安全。
其次,“风物长宜放眼量”,两岸旅游业者和相关产业业者都要有永续经营的眼光,做好、做细个人游的服务,避免“宰客”等恶性行为的发生。只有以主人翁的精神,共同做好个人游的试点工作,才能共同把这个新兴市场的蛋糕做得更大。此外,台湾方面估计个人游商机每年可达91亿至195亿元新台币,但我们认为,利好的释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岛内相关产业和媒体对此要抱持耐心,不可以一时之得失而低估、看衰个人游的积极效应。
最后,个人游不同于团队游,游客的自主性、随意性很强。我们由衷希望每位游客都能以大陆同胞的代表自居,遵守台湾地区的相关规定,尊重岛内风俗习惯,注意自身言谈举止,“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自觉做增进两岸同胞感情的友谊使者。作为媒体人,我们也希望岛内同行能以积极正面的态度、善意包容的眼光,看待可能发生的个别游客的不良行为,切勿以偏概全、小题大做,要站在“两岸好、台湾好”的高度,唱旺两岸交流合作与人员往来,为个人游的更好开展创造有利的舆论氛围。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从首发之日大陆游客在岛内受到热烈欢迎的场面,我们看到办好个人游的光明前景,也期许试点工作的积极、稳妥开展,能使“试点期”早日结束,赴台个人游的参与区域、人群能循序扩大开放,让更多的大陆居民一圆悠游宝岛之梦。
来源:新华网福建频道 编辑:张少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