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西南地区>重庆>重庆新闻
上月重庆CPI同比涨5.5%环比降0.1%
2011-04-20 10:09:32      来源:重庆商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分析

一季度CPI咋如此高?食品居住类价格贡献大

为何一季度物价水平如此高?调查总队专家进行了分析。

除了翘尾因素影响,首先,构成物价的八大类商品和服务类价格中,同比涨幅排前两位的是食品类价格和居住类价格,涨幅分别为14.3%、5.7%。“食品、居住类的上涨对CPI上涨的贡献为5.4个百分点,占所有上涨类别对CPI拉动贡献的92.3%。”专家称,这两类商品的价格上涨,对物价整体上涨起到了显著拉动作用。

“其次,农产品价格显著上涨是食品价格上涨的主要推手。”专家介绍,一季度受北方粮食主产区干旱、西南部分蔬菜主产地早春低温冰雪天气等自然灾害造成部分粮食和蔬菜减产,以及国际市场粮食、油料价格居高不下等因素影响,全国范围内粮食、油料、鲜菜等农产品价格普遍显著上涨。一季度我市粮食、油脂、鲜菜价格较去年同期分别上涨16.2%、17.5%和22.9%,其中3月份猪肉、禽、鲜蛋价格分别较去年年底上涨4.6%、3.8%和3.6%。

另外,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走高、地价持续攀升、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及二度加息致使企业融资成本增加等因素影响,国内广大企业要素成本显著上升;以成品油为代表的能源价格的上涨又对工业制造业和运输行业成本提高起到推动作用,进而影响最终产品价格。“这些,都对物价走高起到了推动作用。”

3月CPI环比为何降了?主要食品价格季节性回落

重庆调查总队专家分析,3月份物价环比下降和食品价格走势密切相关。前两个月,元旦、春节传统节日致使需求增加,加之初春时西南地区的低温天气对农作物生产运输造成负面影响等因素,我市食品价格连续上涨,1、2月食品价格环比分别上涨2.4%和3%,其中2月份食品同比涨幅更是高达14.8%,创下了32个月以来的新高。进入3月份,由于节日因素逐步消除,天气转暖,部分肉、禽、蛋、鲜菜等主要食品价格出现季节性回落,使3月食品价格较上月回落0.9%,因此带动物价环比整体走低。

未来物价走势如何?仍可能高位运行 通胀压力大

早在今年年初,重庆调查总队专家就表示,2010年物价上涨对2011年翘尾影响较大,大宗商品、农产品价格上涨存在动力,资源性产品、劳动力、成品油价格等持续上涨,受这些因素综合影响,2011年重庆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仍可能高位运行,通胀压力值得高度关注。

通观全年,上半年的物价上涨压力要高于下半年。重庆工商大学统计学教授陈正伟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上半年的重大节假日比较多,刺激物价上涨的因素相应增加。”下半年物价涨幅会相对温和,加之国家为控制全年目标会有所努力,比如去年年底时针对菜价高涨而出台的一些减免措施,会对抑制物价过快上涨有所帮助。“不过,不久前上涨的油价对物价上涨形成了不小压力,加上食用油、日化用品、方便面等都传出涨价消息,虽然因为‘约谈’暂未兑现,但这些都对未来物价继续走高形成威胁。”

几天前,市物价局也预测,我市食用油、猪肉、鸡蛋等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会维持稳中有涨的态势。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2011年全国两会
>> 详细

各地新闻
从三亚到博鳌,风景如画的中国海南汇聚来自代表新兴市场国家的声音,来自创造经济奇迹的亚洲大陆的声音。人们看到,世界正经历着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金砖国家、亚洲大陆的强劲发展,必将对世界的和平、发展、合作发挥更大作用。>> 详细
点击排行
  六部门联合整治网上涉性用品药品非法信息行动
人民日报评论员:携手前进 共享繁荣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