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大部分地区有25~30天伏旱,极端最高气温为38.5~39.5℃
昨日,记者从市防汛抗旱指挥部了解到,预计本年度我市自然灾害为中等偏重年份,可能较2010年稍偏重。预计本年度主汛期为6~8月,会有3~4次区域性暴雨过程,暴雨洪涝强度较常年偏重,三大江洪水将超警戒线。盛夏大部分地区有25~30天伏旱,极端最高气温大部地区为38.5~39.5℃,连晴高温持续时间及强度比2010年稍轻。总体汛期涝重于旱。
旱情:全市伏旱最长30天
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严永辉介绍,预计今年平均气温,渝东北的城口为12.5℃左右,渝东南部为15.0~17.0℃,其余地区为16.5~18.5℃,大部分地区较常年偏低。
“今年我市干旱影响较去年也偏重。”严永辉说,我市东北部和东南部的局部地区有春旱;东北部局部地区有夏旱,从7月下旬开始,全市有20~30天的伏旱,长江沿线部分地区偏重。盛夏期间极端最高气温大部地区为38.5~39.5℃,长江河谷部分地方可达40.0℃以上,连晴高温持续时间及强度较去年稍轻。
雨情:3时段有区域性暴雨
“今年我市汛期,涝将重于旱。”严永辉说,今年我市主汛期在6~8月,主要有3~4次区域性暴雨过程,主要影响时段在6月下旬到7月上旬和8月下旬,暴雨洪涝灾害强度较常年偏重。本年度降水量东部为450~600mm,较常年同期偏少,其余地区在500~600mm之间,偏多两成左右。
严永辉介绍说,对于大江大河的水位,今年境内主要控制站的洪水均接近常年,其中,北碚、朱沱、寸滩、武隆、巫溪等站与多年均值相比,接近正常年。北碚(嘉陵江)、寸滩(长江)、武隆(乌江)水文站可能到达或超过警戒水位。年最高水位出现时间,除乌江武隆站可能出现在7或9月,其余各站可能出现在7或8月。对中小河流来说,将出现一般洪水,最高水位可能出现在6~7月。
措施:防汛抗旱“预警到村”
“今年防汛抗旱工作的重点,是提高村级防洪抗旱能力,要做到‘预警到村’。”严永辉表示,要将区县、乡镇级防汛指挥模式延伸到村(居委),在村(居委)建立防汛抗旱组织,配备专职人员,落实领导挂帅。同时还要规范应急响应机制,增加防汛抗旱经费。
在应急处置和应急救援方面,严永辉表示,将抓好汛期24小时应急值守,对发现的问题做到早报告、早处理,科学处置防汛抗旱突发事件,及时发布洪旱灾害预警,及时启动防汛抗旱应急预案。还要建立应急抢险救援专家库,加强防汛物资储备和调度。
此外,4月初,防汛抗旱指挥部还将会同市监察局通报和公示全市主要江河、堤防、大中型水库水电站防汛抗旱行政责任人,各区县也会将辖区内的江河、城镇、水库水电站的“行政、技术、管护”三个责任人进行公示。对因工作失职和处置不当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依法追究责任。
真真聊天
周末阳光明媚 最高13℃
昨日,记者从市气象台获悉,尽管天气预报称主城今天有小雨,但周末两天却是阳光明媚,不过气温并不会卖力回升,依旧停留在5~13℃之间。
具体来看三天天气,今天,我市各地阴天有小雨,高海拔地区雨夹雪;东南部及城口最低气温2~4℃,最高气温4~7℃;其余地区最低气温6~8℃,最高气温8~11℃;主城小雨,气温8~10℃。明天,各地小雨转阴天,最低气温5~7℃,最高气温9~12℃;东南部及城口最低气温1~3℃,最高气温6~9℃;主城阴转多云,气温7~11℃。后天,各地多云间阴天;最低气温5~7℃,最高气温11~14℃;主城多云间阴,气温7~13℃。
来源:重庆商报 (记者 刘真) 编辑:杨鑫 许银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