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粮集团的职工食堂位于大厦的地下一层,从今天(2日)开始,这家食堂将尝试降低菜品用油、用盐量,为全市的职工食堂打造一个健康食堂样板。昨天,本市启动“健康食堂项目”,先期在中粮集团职工食堂和东城区政府下属机关的14家食堂中开展。项目结束后,根据情况有望在全市推广。
试点惠及4000多职工
“大锅饭”的高油、高盐、高热量,让很多上班族避无可避。昨天,北京市卫生局、北京健康教育协会等联合启动“健康食堂项目”,首批选定从国企和政府机构开始试点。其中,中粮集团食堂覆盖2000多职工,东城区政府下属机关的14个食堂也大约覆盖2000多职工。
据了解,健康食堂将用称重法精确记录每周油、盐、酱油、咸菜、味精等调味品的用量,逐步减少总用量,同时记录每天用餐人数。健康食堂还将在传统美食的基础上,开发一些低油、低盐的新菜品。
员工可自行搭配营养餐
昨天,食物与能量对照盘等已经摆进了中粮集团食堂。一两丝瓜11.5千卡,一两蛋糕219千卡……
试点单位将尝试根据本单位人员的年龄、职业等特点,开发个体营养配餐软件,即在单位的局域网上,由职工食堂提前公布次日的菜谱,职工可以通过软件自行搭配营养餐,并计算出其总热量,合理膳食。
市疾控中心健康教育所副所长刘秀荣表示,健康食堂的大厨们将接受有关营养与健康、科学膳食及营养餐方面的理论和技能培训,每个试点单位选派2至3名餐厅人员参加营养师培训,并取得公共营养师资格,以后可以为食堂提供专业的营养配餐服务。
评估脂肪肝前后患病率
市卫生局已对中粮集团和东城区政府的员工进行了健康情况登记,今年年底,首批项目试点工作结束后,将通过血压、血脂、体重、脂肪肝患病率、糖尿病患病率等健康指标的比对,进行效果评估。
本市还将制定《集体单位健康食堂标准》。除对餐饮的健康和营养进行探索和规范外,健康食堂还包括创建无烟环境、提供体重秤和腰围尺、各类餐饮分区合理等内容。(记者方芳)
记者调查
职工食堂三宗“最”
覆盖人群最广
“我们食堂的饭菜油特别多,每天五六个菜,一半以上都漂着一层油,所以去年我尝试带过一星期的饭,每天晚上回家做好,第二天带到办公室。坚持一个星期就放弃了,太麻烦。”王先生在一家国企工作。目前,大多数上班族都是在自己单位的食堂或是写字楼的食堂解决午饭问题。
就餐次数最多
下班时间到了,吴女士没回家,而是等着老公开车过来,一起在地下一层的食堂解决完晚饭再回去。有的年轻职工三餐都依赖单位食堂,许多“80后”家庭甚至从不在家里开伙,一是嫌麻烦,二则也不懂厨艺。对一些小夫妻而言,一日三餐都吃在食堂是常事。
导致患病危害最大
上班族中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越来越多,这其中食堂“功劳”最大。市民王先生说:“虽然餐馆的饭菜油盐更多,但一周也就吃个一两回,比不上食堂,一天至少一顿,天长日久,不吃出病来才怪。”
一方面是职工向往健康菜品,另一方面一些大厨却发现,还是一些油炸的菜更受欢迎。“香啊!少放油盐的菜不是我们不会做,而是做出来了也不好吃。”目前,北京市人均每日摄盐量为13.4克,人均每日油脂摄入量为54.6克,大大超出《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的油盐摄入量,“吃出来”的慢性病正在快速上升。
专家行动
组团到单位提供健康指导
卫生部门表示,本市已建起一支由北大医学部、协和医院、中国疾控中心、北京市疾控中心等权威单位的营养和健康教育专家组成的营养顾问团队,为健康职工食堂项目提供指导。市疾控中心表示,其他有意打造健康食堂的单位,可以与市疾控部门联系。届时,将有专业人员为其提供健康食谱制定方面的指导。
来源:北京日报(记者 方芳) 编辑:孙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