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华北地区>北京>北京新闻
清华不得不说的十件大事 世纪清华百年留声 图
2011-04-15 13:58:25      来源:人民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8

1988年开始文科复建的漫漫征程

“古今贯通”的学术范式

从初期的“文、理、工、农”综合发展,到1952年院系调整,定位为“工程师的摇篮”,再到1995年重新确立“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发展目标,如何在工科为主的学科结构基础上振兴文理科,成为全体清华人的主要任务。

1981年,清华大学国学院毕业生、陈寅恪先生的弟子、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蒋天枢给当时的党中央副主席陈云写信,建议以清华大学为基础创办综合性大学。许多部门的领导做了批示,经过讨论,清华校领导达成初步共识:清华向综合性方向发展,由此开启清华文科复建的大门。1988年,清华老学长王瑶一次座谈会上深情回顾起30年代的清华中文系:“清华中文系不仅是大学的一个系,而且是一个有鲜明特色的学派。”他的话,为加快开启这扇大门提供了一个契机和助力。

有关复建之后的清华文科的发展思路,著名学者贺麟先生指出,“我们要从检讨这旧的传统观念里,去发现最新的近代精神。从旧的里面去发现新的,叫做‘推陈出新’。必定要旧中之新,有历史渊源的新,才是真正的新。”清华大学原中文系主任徐葆耕将其归纳为“旧中求新方为真新”。这个观点也被称为“古今贯通”,后同“中西融汇”一起成为清华大学文科的学术范式。

9

1985年,清华提出“把清华大学逐步建设成为世界第一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学”的设想

“世界一流”的攀登之路

1993年,清华大学正式提出“到2011年,即建校100周年,争取把清华大学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学”的奋斗目标,并努力向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园地和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的重要基地进发。

“世界一流大学”之建设,众望所归,征程漫漫。清华大学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引进高水平的教师,先后聘请杨振宁、林家翘、钱颖一、姚期智、施一公等知名学者,让学生直接聆听大师的教诲。

或许,“图灵奖”获得者、世界知名的计算机领域专家姚期智先生的话,可以代表清华教师的心声:六年前,有人问姚期智,你希望做什么?多久可以完成?他说,成立一个世界一流的计算机科学研究中心,就在清华。六年过去了,全球的理论计算机科学家,几乎无人不知清华大学理论计算机科学研究中心,更没有一个科学家否认,这是世界级领先的计算机科学研究中心。今天,再问及姚期智先生的愿望,他说,“让世界最一流的理论计算人才,从这里诞生,走向世界。”

10

1999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入成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传统”与“现代”双轨前进

1956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成立,开创了我国工艺美术学院教育的先河,强调中国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精髓,汲取世界现代艺术形式,形成了富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设计教育体系,以及具有强烈时代感的装饰艺术风格。50余年来,从新中国成立初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会徽,到新中国十大建筑的建筑装饰设计,再到首都机场壁画群,以及北京奥运项目与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庆的艺术设计等,都凝聚着清华美院几代艺术家的智慧和汗水。(本文由赵婀娜肖思圆 徐升升整理)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许银娟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2011年全国两会
>> 详细

各地新闻
国务院近日对造成44人死亡的河南省伊川县国民煤业公司“3·31”特别重大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调查处理作出批复,认定这起事故是一起责任事故,并同意事故调查组提出的对有关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处理意见。>> 详细
点击排行
  温家宝:我们要创造条件让人民讲真话
广东首批开发“无人岛”主打旅游娱乐牌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