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华北地区>北京>北京新闻
完善营利性医疗机构配置 大力发展首都健康产业
2011-01-21 14:45:55      来源:中国日报北京版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完善营利性医疗机构配置 大力发展首都健康产业

(中国日报北京版采 慈铭健康体检管理集团总裁2011年北京市政协委员 韩小红)

问:您认为目前北京的营利性医疗机构的发展存在什么阻碍?

答:最大的阻碍是我们营利性医疗机构不能根据需要,申请购买大型医疗设备,如CT、核磁共振成像仪。

《关于城镇医疗机构分类管理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指出,营利性医疗机构可以根据市场需求自主确定医疗服务项目。但目前在添置大型医用设备配置时,卫生行政部门主要执行卫办财发的《卫生部甲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审批工作制度》,对营利性医疗机构与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没有区别对待。使营利性医疗机构配置大型医用设备受到政策限制,无法按照市场需求开展医疗服务项目。

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和营利性医疗机构划分的主要依据是医疗机构的经营目的、服务任务,以及执行不同的财政、税收、价格政策和财务会计制度,营利性医疗机构为更好地将医疗服务所得收益用于投资者经济回报,势必在适应市场需求的同时,扩大医疗服务范围,执行同样政策,将制约营利性医疗机构的发展,这在政策上是不合理的。

问:您对目前的状况有什么建议?

答:这个提案我已经提了三年了,但是始终没有得到重视和解决。相关部门制定《卫生部甲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审批工作制度》补充规定,进一步完善政策,对营利性医疗机构与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给予区别对待,从而为营利性医疗机构配置大型医用设备提供方便。

问:您认为十一五期间首都的健康产业发展情况怎么?

答:我认为“十一五”期间,政府在推动健康产业发展方面的力度还不够。重治疗轻预防、重公立轻民营的导向依然明显。比如在生活方式所导致的慢性病控制方面、没有看到明显成效,在运行几只和体系建设上没有突破,使得预防和慢病控制工作陷入“大医院不管,小医院无人管,社区诊所无力管”的“三不管”境地。

问:为什么北京要大力发展健康产业?民营医疗机构在其中会扮演什么角色?

答:北京要做世界城市。目前在北京的外籍常住人口约11万人,占全市人口比例的0.6%,与一流国际城市的10%-30%国际人口的比列相距甚远。如果按10%的比列计算,届时北京的国际人口可能达到200万左右,但是北京市目前服务国际人群与国际接轨的医疗服务设施远远达不到与此相适应的规模,外国人在京就医难也是一个普遍的现象。

在京的国际人口80%在朝阳区居住,而且相对集中在几个区域,例如燕莎商圈,丽都商圈等地。因此,民营涉外国际医疗机构大多也聚集在这个地区,形成了颇具特色的以燕莎、丽都商圈为代表的国际高档医疗机构区域雏形。

我提出建设大燕莎国际医疗区的设想,建议政府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加以相应的政策扶持是,在这个区域形成相对集中、特色鲜明、国际化高端医疗服务区,必将为北京迈向国际化大都市起到积极和推动的作用。

来源:中国日报北京版 (记者 刘宇洁) 编辑:马原 许银娟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反腐总动员:中央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 详细

各地新闻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春节前为城乡困难群众发放生活补贴。>> 详细
点击排行
  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以来收到提案5678件
秦光荣谈云南“十二五”发展十大重点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