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中央提出实行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任务以来,解放军理工大学通信工程学院历经十年探索,逐步形成了一个以学院为中心、覆盖全国十余个省市的军地“连锁网”,走出了一条军民融合科学发展之路。
近日,全军重点实验室——解放军理工大学通信工程学院军用无线通信实验室与南京某大型国有企业联合申报的“短波通信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进入最后筹备阶段,这是继前年成功申报 “江苏省短波工程技术中心” 后,双方在短波通信领域更高层次的合作,此举也标志着理工大学通信工程学院在军民融合科学发展之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从2000年第一个“军地联合实验室”挂牌成立,到2010年与7家大型国企正式“联姻”,建立长效合作机制,短短10年间,军用无线通信实验室完成了从“闭门造车”向“全国连锁”的华丽转身。近年来,实验室先后承担国家863、973等重大科研项目30余项,获国家、全军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0余项,其中13项科研成果列装部队。2010年9月,实验室又被总部批准为“军队重点实验室”,与该院全军卫星重点实验室一起成为国防星空上的“双子星”。
“没有当初的‘投石问路’,就没有实验室的今天,军民融合为学院发展乃至部队信息化建设开辟了快车道!”10年回望,军用无线通信课题组负责人、学院王金龙院长深有感触。
“佳偶”难求
1993年,经过近一年潜心攻关,王金龙牵头的课题组成功研制出首部国产调制解调器,打破了进口产品一统天下的局面。该成果一旦投入生产,每部产品将节省近10万元,对于部队信息化建设意义重大。“家中有女初长成”,课题组却遭遇“佳偶难求”的尴尬局面,前后联系的几家工厂虽然“慧眼识英才”,对成果青眼有加,却因自身实力有限而不敢接手。几经寻觅,课题组才找到一家规模和资质都差强人意的厂家。
有了项目、出了成果才费时费力挑“婆家”,这令惜时如金的课题组成员倍感“纠结”:“对于科研工作者来说,一寸光阴百寸金,部队信息化建设就是一项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事业,我们决不能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无谓的等待上。” 王金龙等人意识到,是该从埋头苦干中抬头望远、“广结善缘”的时候了。
投石问路
2000年,广州“海格”通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向学院伸出了“橄榄枝”:企业投资建立生产线,提供必要经费保障和科研实验设备,支持学院后续创新研究;课题组研究成果优先交付企业生产……”一纸合约令课题组眼前一亮,但“史无前例”的“创举”也激起了一场争论。
“十几年心血轻付他人,这约不能签”、“合作有利于部队信息化建设,可以签约”……讨论会上,几位专家各执己见,莫衷一是。
“地方企业生产能力强,学院科研能力强,军地联合必能共创双赢!” 课题组负责人王金龙的话铿锵有力,一针见血。经过不断深入讨论,学院党委最终达成共识:充分利用地方资源,走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
合作过程中,学院课题组严谨的学术作风、扎实的科研能力给厂家留下了深刻印象,课题组的很多科研成果基本不需要大的改进就能直接投入生产。
“既然双方彼此信任,何不一起挂牌开‘店’,让科研成果能够第一时间投入生产。”一次学术研讨会上,课题组沈良教授不经意的一句话,引起了双方的高度关注和极大兴趣。
围绕这一议题,双方经过近1年不断摸索、20余次联合论证,最终形成了一条“部队需求——实验室研发——企业生产”的一体化联合装备保障体系,建立了学术联合研讨、规划联合论证、课题联手攻关、人才联合培养等10余项长效“连锁”机制,“军地联合实验室”应运而生。
军地连锁“网通”全国
“联姻”第一步让合作双方都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实验室的科研成果第一时间投入生产,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效益,短短数年,广州海格从一个年产值仅3000余万元的“濒危”企业,一跃成为年产值过10亿的行业“龙头”;而企业充足的经费、先进的设备,则为课题组放手攻坚吃了一颗“定心丸”,解除了“后顾之忧”。
随着产品质量信誉度不断提高,不少企业纷纷找上门来与学院建立联合机制。至今,学院先后与广州、海南、陕西、南京、江西、常州等地7家大型国企组建了通信技术联合实验室,“连锁网”逐渐通向全国各地。
联合实验室建立以来,每年与企业联合研发多个科研项目,研发成果只需两到三年即可投入生产, 90%以上的研发成果形成生产线,绝大部分产品列装数量过万,形成强大战斗力。“事实证明,军地联合不是‘为他人做嫁衣裳’,而是实实在在的双赢。”面对军地联合十年探索的可喜成果,王金龙院长指出,学院在这条科学发展之路上还会走的更远、更好。联合实验室还建立起人才双向协作培育机制。学院以国家863、973等重大科研项目为依托,不断拓宽军地交流渠道,每年不定期与企业互派专家学者参观交流,实现前沿技术与实践经验的“无缝对接”。2006年,学院在海南宝通公司成立“工程硕士培训班”,目前,该培训班已成功举办4期,大大缩短了企业技术人员的“成才周期”,为地方培养了大批高层次技术人才,同时也为军地双方后续合作、长远发展提供了良好平台。
来源:中国日报 (深度报道记者 胡永启 特约通讯员 王志远 刘瑞 付君臣) 编辑:杨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