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华北地区>北京>北京新闻
北京“十一五”300多项政策和措施惠民
2010-12-22 09:44:13      来源:新华网北京频道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北京市政府新闻办21日下午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全市“十一五”民政事业发展情况和“十二五”民政事业总体目标规划。北京市民政局新闻发言人李新京在发布会上表示,“十一五”时期北京集中出台300多项惠民政策和措施,全市民生保障水平大幅提升。

李新京介绍,北京市“十一五”时期民生保障标准不断提高。目前全市有22万人享受低保补助,其中城镇居民14万人、农村居民8万人;城市低保标准从2006年的月人均300元提高到2010年的月人均430元,农村低保标准从2006年的年人均1589元提高到2010年的年人均2520元。5年来,全市2.39万重点优抚对象补贴标准年均增长10%以上;义务兵优待金提高了5倍,达到目前的年人均1.5万元。

李新京表示,“十一五”时期北京民生保障范围逐步扩大,从低保对象等传统群体扩大到低收入群众、出现临时困难的群众和流动人口等新群体,将60万低收入居民纳入保障范围,居家养老政策惠及218万老年人,5年来救助包括1.7万流浪儿童在内的流浪乞讨人员约8万人,推动了社会福利从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发展。

李新京表示,“十一五”时期北京民生保障内容和项目不断丰富,从保障性项目向发展性项目、福利性项目延伸,从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向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拓展。

他还介绍,北京市出台老年人优待办法、居家养老助残“九养政策”等20多项养老政策,5年来新建养老床位3.5万张,使目前全市养老床位达到近7万张;在全国率先实现了丧葬费补助待遇城乡同标准、全覆盖;5年来在灾后重建中对口援助四川等地共73亿元;5年来用慈善款救助残疾人士1.6万多人,资助困难学生、乡村老师44万人,使将近5万老人受益,救助困难群体500多万人次。

李新京介绍“十二五”北京市民政事业发展总体目标规划说,将确保全市民政事业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力争率先形成城乡一体的民政事业发展格局、普惠型的民生福利格局、便捷高效的民政公共服务格局和共建共治的社会治理格局。

来源:新华网北京频道 编辑:杨鑫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辉煌“十一五” 展望“十二五”
>> 详细

各地新闻
有关方面应保持冷静克制,为缓和当前紧张局势、维护半岛和平稳定、推动半岛有关问题重回对话谈判轨道,作出切实积极努力。以下是12月23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问答全文:  2010年12月23日,外交部发言人姜瑜主持例行记者会。>> 详细
点击排行
  公安部:机动车不按规定安装号牌固封装置不许上路
外交部就胡锦涛主席访美、朝鲜半岛局势等答记者问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