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华北地区>北京>北京新闻
“想擦汗却挤得拔不出手”北京1号线地铁何时才能全装上空调?
2010-07-29 09:19:31      来源:北京晚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1号线地铁何时才能全部安装空调?

“想擦汗却挤得拔不出手”北京1号线地铁何时才能全装上空调?

7月26日早上,在地铁一号线天安门东站,一名男子在列车进站时从站台跳下,幸亏司机发现及时,男子并无生命危险。

他的纵身一跃,让地铁1号线停了近20分钟。多列地铁或趴在隧道中,或停在站台旁,很多人在上班高峰期焦急地等待,生怕迟到。车厢里的刘晓珊除了心里着急,还经受着闷热的考验。她所乘坐的地铁是非空调车,车厢停在了国贸站内。刘晓珊紧闭双眼,防止汗水流进眼睛。拥挤的车厢里,她甚至拔不出手来擦去额头的汗水。目前,所有的地铁线路中,唯有一号线还保留有非空调车型。

衣服湿了干 干了又湿

周一7点半,刘晓珊跳下“三蹦子”,快步冲进城铁双桥站。任凭她费力地左突右冲,前面的候车人群却纹丝不动,她被人墙拦在了大厅外。望着人山人海的队伍,刘晓珊的眼神变得迷茫,“冲了半天,还是限流了。”刘晓珊身后,有人用同样的方式向前推进,试图挤进大厅。

队伍越来越长,越来越壮观。刘晓珊随着人流,挤到了大厅,刷卡进站。恰好八通线驶来一辆列车,刘晓珊低头看表,时针指到7点40分。

车门开启,一股冷气扑面而来,刘晓珊奋力挤进车厢后小声地说了一句:“真是人间仙境。”在四惠东站,刘晓珊从车厢里看到,一辆黑色空调车停在站台旁,一路奔进1号线,却只能目送最后一节车厢从眼前经过。

“想擦汗却挤得拔不出手”北京1号线地铁何时才能全装上空调?

北京地铁里拥挤的人流 资料图片

两分钟后,一辆红白相间的列车驶进车站,刘晓珊无奈地摇了摇头,嘴角蹦出几个字,“不是空调的。”

车门开启,刘晓珊迅速地拥到车门前,挤进车厢。八通线带来的凉爽感立即被闷热代替,头上的风扇嗡嗡作响,却吹不到角落里的刘晓珊。行至国贸站,开启的车门却长时间没有关闭,“车厢里传来了广播的声音,说前面有事故,临时停车。”

没有机车的轰鸣,风扇嗡嗡声更加明显。刘晓珊试图向有风扇的一侧挪动,但是风扇周围的人却死死地把守着自己的位置。汗水浸透了刘晓珊的衣服,她与周围的人别无选择地面贴在了一起,“车厢里就像一个蒸笼,我就像一块红薯一样。身上怎么说也得沾了三四个人的汗。”

刘晓珊透过车窗看到对面停靠着一列红黑相间的空调车,车门同样开着。刘晓珊觉得快热晕了,赶紧闪转腾挪挤出车厢,直奔空调车而去,在空调车门前吹起了冷气。这时,她才擦了擦脸上的汗水,给同事发去了一条帮忙请假的短信。

十几分钟后,一声长铃,身后的空调车门关闭。刘晓珊跑向对面的“闷罐”,但车门已经关闭。很快,另一辆“闷罐”停在刘晓珊面前,一股热浪袭来,她捂住口鼻冲进车厢,外衣再次被汗水洇透。

连等三趟都是“闷罐”车

昨天早上8点,四惠东站站台,王毅咬了口烧饼夹里脊,排到队尾。29岁的他在车公庄附近工作,地铁是他最方便的出行工具。但夏天坐1号线让他多少有些畏惧。“很多人只知道1号线挤,比挤更让人郁闷的是,这里热。”为了能坐上空调车,王毅一到夏天,都会提前10分钟出门。

一趟非空调车进站,王毅没有理会,随着人群往前挪动了几步,便停了下来,继续咬着手中的早餐。“上不去的乘客,请等下次列车。”在门即将关闭的时候,协管员拉回了一个拼命往里挤的小伙子。

王毅已经站到了队伍中部,又是“闷罐”,王毅随着人群碎步向前,“我就不信等不到一辆空调的。”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打击假冒产品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
>> 详细

各地新闻
(记者田俊荣)中国银行业协会15日发布《关于加强银行服务收费自律工作的六点共识》。该共识提出,在进行科学成本测算基础上,对自助机具及电子银行业务等相关服务项目尽可能给予优惠,鼓励引导客户更多使用自助机具及网上银行服务。>> 详细
点击排行
  北京西城区外来人口持暂居证将享市民待遇
文化部集中清理237家违规网络音乐网站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