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大部分为清至民国期间影像资料

中国日报网消息:今天上午,颐和园获赠一批极具研究价值的历史资料,共计2823件,绝大部分为清代至民国时期的颐和园影像资料,也涉及圆明园、玉泉山、香山、北海、故宫、雍和宫、北京城等内容,由老照片、明信片、中外书籍报刊、宣传画、广告画、地图、门票、档案等类型的资料组成。
资料包括1300多张从清代至民国时期的老照片,其中有6张清漪园被焚毁后的老照片,清晰记录了佛香阁等建筑被焚毁后的残破景象,是对颐和园文字档案的一个有力佐证和补充;1756年版法国传教士王志诚所作的《北京附近的皇家园林特写》与1797年英文版《马噶尔尼使团访华记》专著等,是与清代皇家园林相关的具有一定文物价值的外文古籍资料。除珍贵史料性资料之外,民国时期的颐和园导览图也能反映颐和园外围环境的历史面貌,图中北宫门外的河道、水池、两侧的沙山以及西宫门外的牌楼都已经消失,这些信息为颐和园的保护规划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这批历史资料是北京皇家园林文化创意产业有限责任公司从民间收藏家手中收购的,这也是社会上整体出现的最大的一批有关颐和园的历史资料。该公司董事长林晨先生表示,捐赠给颐和园有利于让这批资料发挥其最大的社会效益。
目前这批资料已由颐和园文物管理人员进行了清点,按照文物管理的标准建立了藏品目录,并将进入文物库房保管。今后颐和园将甄选出一部分资料向游客展出。同时将展开对这批资料的历史文化研究,并将研究成果转化到颐和园的各项保护管理工作之中。
来源:北京晚报 编辑:肖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