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大明谈民生:老百姓钱包鼓了 才能幸福

2012-03-06 14:55:18 来源:大众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谈生态 要让河里有鱼,还得能吃

去年年底,山东提出了建设“生态山东”的目标,并描绘了一幅鱼翔浅底、蓝天白云的美好画面。

“恰逢其时”,姜大明用这四个字形容提出这一目标的大背景和趋势。

“提出生态山东的建设,其实是群众的期盼,也是专家的建议。”他说,我们之前也一直在节能降耗、保护环境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但这个目标的提出,对我们的要求更高了。

“十一五”期间,山东在节能和减排两项工作中都受到了国务院的表彰。“两项都得到表扬的只有两个省,一个山东,一个江苏。”姜大明笑言,这就有了一个比较好的基础。

对山东这一工业大省来说,环保的工作跟“调结构”紧密相连。全国各地都在为产业结构形成的强大惯性所困惑,“调而不动”和难以放弃既有发展道路成为主因。这一转型难题,山东如何破解?

“咬紧牙关,关停一些小火电、水泥、钢铁等落后产能的工厂。”姜大明说,另外,还要推动工业调整振兴。“‘双轮驱动’,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目前,工业调整三年规划目标基本完成。”同时,在服务业发展、科技创新等方面也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规划和措施。

“抓这个工作,管理部门都有一个紧迫感。但我总觉得群众也要能参与其中。”姜大明说,要让群众感受到工作的成果。

前年姜大明到国外考察环保事业,“一天到晚听专家谈怎么环保,在水污染治理方面如何先进。我说你要把水治好了,能不能有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来证明?水里有鱼是看得见的,这能说吗?专家说可以啊。于是我们就喊出去了,59条省控河流要恢复鱼类生长。”

河里有了鱼,能活,但还有一些污染物,什么时候能吃呢?今年,姜大明再次提出新的目标,“要让河里的鱼能吃”。

他说,今年水污染的治理力度还要加大。“南水北调沿线干线工程今年完工,明年通水,要保证清水通往河北、天津。现在我们在规划新一轮小清河的水环境治理,目标是河里鱼能吃。”

“除了水,老百姓还关注大气,”姜大明提到了PM2.5,“主要是监测工作要做好,增加监测点。这个也和工业调整有关,当然现在城市里基本没有制造业了,主要还是汽车尾气。我们要采取一些办法。”

“总之,一个目标一个目标去实现,实现了就不要倒退。”姜大明提到了“三抓”,“坚持不懈地抓,坚定不移地抓,均衡地抓。要让蓝天白云、繁星闪烁的天数越来越多。”

谈民生 老百姓钱包鼓了,才能幸福

2012年,山东省民生以更强势的势头压倒了GDP,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首次跑赢GDP。眼下的课题是,如何践行“民生”二字的新内容。

姜大明说要盯“两个钱包”,一个是政府的钱包,这决定了能给老百姓干多少事儿;第二个是老百姓的钱包,钱包鼓了,才能幸福,才能消费。

制定山东“十二五”规划时,GDP增速目标为10%,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速为10%。“其实这两年收入都跑过GDP了。”他说,当然还有个物价的问题,“去年山东是少数控制在5%以内的省份,全国平均是5.4%。今年还是采取严控措施,以今年的经济环境,收入还会提高一些。”

对民生的关注,自姜大明任省长后一直一以贯之。2008年1月,刚由山东代省长转正的姜大明就宣布了新增的五件实事,其中一项曾引起广泛关注,即山东农民购买彩电、冰箱、手机三类产品,财政将给予适当补贴。

编辑: 许银娟  标签: 姜大明 民生 广告 蓝黄 十二五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精彩热图

围观冰冻5000年木乃伊

雷锋精神 永不褪色的旗帜